Back To Top
什麼是中醫?中藥是如何治病的? 現今除中醫師外少人明白中醫是如何治病的,一般認為中藥與西藥都一樣吃進肚子便是了,或許部分人還知道服用中藥忌食生、冷、寒、涼,其他的就一概不知了,平日依然馬照跑、舞照跳、煙酒不離、K歌一曲到天明,到頭來病沒好就開始責怪醫師不行、責怪中藥沒效…等等,然後又繼續四處尋找所謂的大師,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糟蹋自己身體的就是他本人,認識中醫就是講述中醫的基本道理,明白道理後再遵照醫師的指示,大師其實就在你身邊。
由患者口中常聽到一些令中醫師啼笑皆非的問題,例如:「某病可以吃冬蟲夏草來治療嗎?」、「靈芝可以增加免疫力嗎?」、「枸杞可以提升抗氧化力嗎?」等,這些問題都是由西醫的觀點來詮釋中藥所產生,中醫與西醫是基於完全不同的理論基礎上,事實上西醫對中醫認知仍不夠完整,中醫並沒有所謂「免疫力、抗氧化力」等言詞,中醫是用「調和營衛」來詮釋人體的營運,「營」是指養營,包含飲食的運化、氣血的運作,「衛」是指防衛,包含風寒入侵的防禦、病毒入侵的防禦等,中醫治病講求:「寒溫升降、氣血陰陽、性味歸經」、及「五運六氣」,
中醫有寒、熱、虛、實四症,但是西醫沒有,若跟西醫說身體很虛,西醫用儀器整斷後會告訴你一切正常,中醫則會辯證對治,虛則補之,實則洩之,寒症熱醫忌食寒,熱症寒醫忌食熱,熱性食物為熱症之發物,寒性食物為寒症之發物。
中醫認為五行(肝、心、脾、肺、腎) 是人體運作的基礎,臟腑運作有宜溫的、宜燥的、喜蓬達的…等,若是宜溫的臟腑寒了,宜燥的臟腑濕了、喜蓬達的臟腑鬱結了,五行運作失序則弊病重生,這些因五行運作失序導致的疾病全是西醫口中的慢性病,常見的有:「乾咳、慢性喉嚨發炎、乾眼症、痛風、風濕、紅斑性狼瘡、高血壓、氣喘、過敏、糖尿病、富貴手…等等」,這些慢性病西醫一貫的處理方式大約就是緩解、壓制、止痛、觀查…等,並沒有針對病症積極治療的藥物,在中醫的觀點這些病症是因長期飲食不當(冰、冷、寒、涼、煙、酒、辣、油炸等)加上生活不規律(熬夜)的累積,導致人體五行運作失序而衍生出的病徵,治療這些病當然得由五行著手,中醫為寒涼臟腑施以溫熱藥、為寒濕的臟腑施以溫熱燥濕利水藥、上火的則分辨症虛實用藥(並非一昧寒涼),當五行運作恢復正常後那些因五行失序產生症狀就會逐漸消失,在中醫的立場與其說治病不如說調理身體來得貼切,因為五行相生相剋,只要一個臟腑出問題就會互相牽連一起出問題,與肺相關的症狀(乾咳、氣喘)、與胃相關的症狀(脹氣、胃酸)、與腎相關的症狀(風濕、痛風、瀕尿)都可能伴隨出現,五行運作調理好後這些症狀可能一併消失,站在西醫的觀點一帖藥治百病根本就是誇大,但是站在中醫觀點這帖藥方只是讓病患的五臟六腑運作正常,總結一句話:「藉由藥性的寒溫升降來調理人體五行運作的醫療方式稱為中醫」。
從這邊開始讓我們認識中醫,進入中醫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