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foto1 foto2 foto3 foto4 foto5

現在位置

中醫彷彿是活化石一樣,在其他民族的傳統醫學已經紛然凋落時,中醫仍然護衛著國民健康,依然深受民眾的信賴,更受到主流醫學的注目。雖然中醫如同呼吸一樣生活在我們四周而不自覺,但是為什麼有這麼強的生命力,我想提供一下純粹個人的見解。

※醫巫分業
中醫在遠古時代,也如同其他的民族一樣,為對抗疾病而發展出來一套運用草藥的經驗,然而不同的是我們又有本質的改變,就是有理論的指導,根本原因可能是<醫巫分業>。

在周朝時醫師的官制脫離巫師的系統而獨立出來,這是相當進步的轉變,由醫療專業人士擔任衛生工作,而且脫離神權的控制,可以專心一意不受怪力亂神干擾;在官制和貴族政治的保護下,純化的經驗有量的累積;終於在春秋戰國時期,如同其他學術有平民化的機會,在自由開放不受政治力羈縻的百家齊鳴同時,受到感染而並發出質的躍進,就是理論的構築。經由理論的指導,醫生才能脫離單純經驗的限制,能治好沒有見過的病,再以此推演疾病的變化和預後。雖然漢代的獨尊儒家,和後來的科舉所帶來的桎梏,壓抑了民族的創造力,中醫也不例外,歷代以來名醫輩出迭有創見,但是仍脫不出這一時期的範圍。

※內經──中醫的開端
這一時期以內經為代表,構成中醫理論的全部,中醫彷彿與解剖學無關,其實是息息相關,更可以言之中醫是由初級解剖而來的,例如內經中膀胱的描述是有下口無上口,這是必須實際解剖過才說得出的。而現在的西醫學是在文藝復興後才以解剖學為基礎發展而來,同樣是由解剖發展而來,為何會走出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呢?

在內經中記載的人體器官形狀大小長度重量大抵不差,但是因為其他的因素不允許沿著這條路再走下去,在與疾病對抗的經驗中,醫生觀察到疾病的發生症狀,歸納出有群組的模式。不只是以病為主有固定一系列症狀,不同疾病也有相同的一組症狀,所以就命名為證,而證的分類就發展出許多方法。

最基本是以臟腑為主的藏象學說來分類,歷代醫生再依此發展出臟腑辯證,可分為五大系統<心肝脾肺腎>為代表,例如心悸、氣短、自汗這是心氣虛證,由這個證來治療,而不是針對其中的每一個症狀來處理,這是中醫獨特的辯證論治的治療方式。例如民眾會自述是<冷底的>,這個就是粗淺的辯證,或許他是不論冬夏棉被蓋不暖,或是即使夏天也不喜歡飲用冷飲,而喜歡喝熱湯,當然通常會有幾個症狀同時出現,但是一般人眼中並不相干的,卻是中醫辯證的重要關鍵,此例就是屬於中醫八綱辯證<陰陽表裏虛實寒熱>中的虛寒證,加上臟腑辯證是屬於脾臟,如此總結出脾陽虛的證,就對證擬方,可以解決整個脾臟系統的問
題。

而這種粗淺的認識,是民眾長期的自我體會和觀察。古人在中醫的萌芽初期也是如此,得出臟象學說的同時再結合十二經絡,通過經絡聯繫五臟六腑形成一個完整的個體,臟腑之間可以相互影響,相生相成與相剋,於此也再引進五行學說來解釋此一現象,中醫理論中人體基本組成的物質元素是氣血津液四種,氣的認識應該與經絡的發現同時,血與津液可能也來自解剖的認識,臟腑的功能表現與氣血津液的盈虧有關。

※經絡──針灸
可能在偶然情況下,出現奇蹟的英雄人物發展出來經絡學說,中醫源由有<醫源於聖>的說法。因為在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十二經絡並不完整,在五十二病方到內經,雖然時間不算短,但是相對整個遠古卻又太短,所以經絡的發現可能由老莊養生家靜坐而來,或是特異功能者也說不定,像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據說來自全真道士。

後代在內經的經絡學說之後所做的突破幾乎是微乎其微。又因為經絡學說的完成比其他理論早,加上當時藥物的經驗相對不足,所以早期以針灸為主力,內經的一半內容是針經,於此就有一針二灸三藥物的說法,到後來理論逐漸的完成,藥物經驗的擴大,藥物的使用才躍為醫療的主流。如同二次大戰前的西醫,化學合成藥物未發現,是以外科為主,聽說一個眼睛感染就只能把它挖出來,因為怕感染另一個眼睛。

現在藥物雖然不斷的發現,針灸如同西醫外科一樣,有較好的適應範圍,但不是中醫的最好治療手段,不過因為入門容易研究方便,加上在止痛和中風復健等方面有特殊功效,所以深受中外歡迎。經絡學說最大貢獻在於聯繫臟腑之間,以及溝通表裏上下,例如貝歇氏症<白塞氏症><口、眼、生殖器綜合症>,三個部位的潰爛,沒有內在的聯繫,但可以從經絡得到合理的解釋和妥善的治療方向。

※天人合一與養生之道
中醫在觀察人體活動時,體會到自然界的強烈影響力,人體幾乎是與自然界是一體成形的,違反自然規律是無法保持健康,所以總結出外界的宇宙與體內的小宇宙一樣,而且息息相關,這是天人合一的觀念。當然由此出發,把人體的生理和病裡現象,用自然界的現象變化,轉而化之來解釋,而這個宇宙的觀念就簡稱為太極。在太極雙魚圖中,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互相對立,又互相生成,在以季節變化來說明。

冬至是一陽生,因為日照此時最短,溫度也最低,以陰陽對立來說,是陰到不能再陰,是為死陰,可是此時也正是孕育陽氣的開端,所以稱為一陽生。例如傍晚和凌晨,就是陰陽交替的時刻,若是陰液不足肝陽上亢者,常於傍晚時分<陽交於陰>,出現煩躁顴紅的現象,若是極度衰弱亡陽的病人,可能在清晨陰交於陽時惡化。例如中醫強調<冬藏精>的觀念,與農事的秋收冬藏一樣,唯有在這個時節,順應這個自然現象來節慾以養生,或是腎陰不足此時療效最佳,這種與自然同步並進的方法,是中醫最為珍奇的地方,中醫一生可以說是觀察自然以治病,順應自然以養生。

內經以充滿宏觀性的指導原則著稱,這與論語相類似,例如食色性也,簡單四字揭櫫基本的人性,而內經觀察出來的結論也是如此,這種認識無法以數量大小來表示,雖與西醫的微觀分析不同,但都是探求人體奧祕所得到的真理,所以中醫才有如此強的生命力。

站長的其他建置

誰在線上

目前有 23 訪客 以及 沒有會員 在線上

訪客數量

文章瀏覽點擊數
264085

Copyright c 2025 資訊補給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