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人體的主觀感覺可以說是疾病最本質和最直接的反映。比如說同樣是胃痛,一個人表現為冷痛,另一個人表現為燒灼樣痛。這兩個胃痛的性質一樣嗎?給這兩個患者做檢查,結果都會是淺表性胃炎!所以儀器檢查能告訴我們的只是人體在致病因數作用下表現出來的結果,還需要根據這個結果去分析和判斷疾病的本質,如果把這個結果作為疾病的本質的話,那對疾病的治療也就會走上一條彎路。比如說凍傷和燙傷會導致人體組織的炎症,如果對這兩種情況都採用抗炎的方法來治療,毋庸置疑,效果肯定不會好,因為炎症並不是凍傷或燙傷的本質,它只是各種致病因數作用於人體後出現的結果。既然如此,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得到有關疾病的本質資訊呢?那就是通過患者的主觀感覺。而對於患者的主觀感受,只有通過詳細而有目的的詢問才能獲知,所以問診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中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醫生探究疾病根源時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因為問診對於探究疾病根源的重要性無可替代,所以中醫歷代醫家都非常重視問診的運用。明朝的名醫張景岳總結了前人的問診經驗,把問診的內容歸納成了“十問歌”,後人又在這個“十問歌”的基礎上加以修改補充,成為中醫問診的一個參考模式。這個修改過的“十問歌”是這樣的: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這個“十問歌”言簡意賅,幾乎包括了問診的所有內容,但我們在實際運用中,還需要根據疾病的特點,進行有目的和針對性的詢問,並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十問歌”來進行。下面我們就選擇“十問歌”中的主要部分,帶大家去領略一下中醫問診的奧秘和重點。
一、問寒熱
“問寒熱”就是問患者在疾病狀態下有沒有寒熱感覺,通過患者的寒熱感覺,我們可以確定疾病的性質是寒證還是熱證。人體是恒溫動物,而要把人體的體溫維持在一個基本恒定的狀態下,就需要有產熱和散熱兩個系統協調地工作,當疾病影響到這個體溫調節系統(如外界的寒熱刺激或是體內物質的虧損等),人體就會產生或寒或熱的症狀。通過這些寒熱症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性,我們也就可以判斷人體的體溫調節系統失調的原因和根源,從而指導疾病的治療。人體在疾病下的寒熱感覺一般可有惡寒發熱、但寒不熱、但熱不寒以及寒熱往來四種情況,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瞭解這四種寒熱的表現和意義。
惡(音“勿”)寒發熱。人體有怕冷的感覺,即使是多穿衣服,多蓋被子、烤火取暖或是提高居室溫度仍無法緩解機體的寒冷感,這種怕冷的感覺,中醫稱為“惡寒”。惡寒的感覺常和發熱一起出現,熱度越高,惡寒越明顯,甚至會出現寒戰,所以我們常合稱為惡寒發熱。西醫上大多數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都可以見到這種惡寒發熱的症狀,為什麼細菌、病毒等邪氣侵襲人體會出現惡寒發熱的症狀呢?這就又要提到人體的氣。氣具有護衛機體、開合毛孔、溫煦機體的作用,外邪要侵襲人體,勢必首先要和氣作一番較量,當人體正氣旺盛時,邪氣無法對人體造成影響,人也就不會生病。當人體正氣虧損或是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比如說受涼),氣對人體的護衛作用就會下降,這時邪氣就會乘虛侵入人體,從而和體內的正氣發生“爭鬥”。爭鬥過程中,氣溫煦機體和開合毛孔的作用就會受到阻礙,使肌表汗腺閉塞,這就導致了惡寒的出現。正氣和入侵的邪氣發生爭鬥,產生熱量,這就導致了發熱。現代醫學認為感染性發熱的產生機理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由於侵入人體的微生物被白細胞吞噬後釋放出內毒素,這種內毒素導致人體體溫調節中樞的改變而導致發熱;二是白細胞完成吞噬作用後,在死亡裂解時會產生熱量而引起人體發熱。綜合這兩個因素,我們再回頭看看中醫的解釋,竟然十分吻合。中醫所認為的正邪鬥爭不就是這兩個因素的形象寫照嗎?惡寒發熱的出現,事實上也提示我們,這個時候人體的正氣還比較旺盛,邪氣在人體的表層就遭到了體內正氣的頑強抵抗,所以中醫把有惡寒發熱症狀的疾病稱為“表證”。根據“表證”表現出來的惡寒和發熱的輕重程度不同,中醫又把惡寒輕、發熱重的疾病稱為表熱證,把惡寒重、發熱輕的疾病稱為表寒證。
但寒不熱。“但”在古文中是只有、只是的意思,但寒不熱,也就是指患者只有寒冷而沒有發熱的感覺。這種寒,在中醫上也稱為“畏寒”,它和“惡寒”的根本區別是,“畏寒”所產生的寒冷感,可以通過添衣加被、近火取暖等方式得到改善。但寒不熱常有兩種情況:一是外界寒邪侵犯人體,引起脘腹、關節、肢體的冷痛,疼痛在熱敷或其他熱力作用下可以緩解或減輕,這是寒邪導致人體局部氣血凝滯,從而產生各種疼痛。在這種情況下,人體本身並沒有物質的虧損,所以這種寒證在中醫上被稱為“實寒證”;二是人體自身的陽氣虧損,不能溫煦機體,從而產生各種畏寒怕冷、脘腹隱痛、肢體不溫、喜暖喜溫等症狀,由於這種寒證是機體自身陽氣虧損導致的溫煦功能衰退,所以在中醫上被稱為“虛寒證”。
實寒證和虛寒證都會引起人體的冷痛感,而且得熱後都會減輕,我們又該怎樣來區分它們呢?中醫提出了兩個鑒別的方法。第一是根據兩種寒證表現出來的疼痛性質的不同。實寒證的疼痛是氣血受寒後凝滯而引起,所以往往疼痛劇烈而且拒按;而虛寒證的冷痛是體內陽氣的溫煦作用衰退而引起,所以往往以隱隱作痛、喜揉喜按為特點。這就是實寒證和虛寒證的疼痛性質的區別,這個區別也可以作為所有實證疼痛和虛證疼痛的鑒別要點。第二是根據兩種寒證表現出來的全身症狀不同。實寒證是寒氣侵犯人體局部引起的疾病,所以除了寒氣侵犯局部的冷痛外,往往沒有全身症狀;虛寒證是人體陽氣虧損而引起的疾病,由於陽氣對人體具有溫煦、推動的作用,所以虛寒證除了全身畏寒怕冷外,往往還兼有各種臟腑功能衰退的表現,如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胃口不開、大便稀溏、遺精滑瀉等症狀。
但熱不寒。但熱不寒正好和但寒不熱相反,是指患者只有發熱而沒有怕冷的感覺。根據發熱的程度以及發熱的症狀,主要有壯熱、微熱和潮熱三種類型。
壯熱。壯熱也就是高熱(體溫常在39℃以上)的意思,多因外界邪熱深入臟腑所致,除了高熱之外,往往還有滿面通紅、頭痛如劈、口渴喜冷飲、大汗淋漓等症狀。
微熱。微熱是指熱度較低的發熱(體溫常在37℃~38℃之間)。這種熱證,往往是人體內在物質虧損導致體內產熱、散熱不平衡引起,常見的有氣虛發熱、陰虛發熱和津傷發熱。氣虛發熱是體內元氣虧耗,汗孔開合失調而導致的一種低熱,往往還兼有元氣虧耗的其他表現,如少氣自汗,倦怠乏力、胃納不佳等,由於勞累會加重人體元氣的虧耗,所以氣虛性發熱往往會在勞累後加重。陰虛發熱是體內元陰虧耗、元陰和元陽之間的制約平衡關係被破壞,導致元陽相對旺盛而出現的一種低熱。陰虛發熱往往表現為午後或夜間出現比較有規律的發熱,就像潮水的漲潮落潮一樣,所以中醫上也稱之為“潮熱”。
陰虛發熱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潮熱”現象,還要從人體陽氣的運動規律談起。我們先來看一下自然界的“陽氣”有怎樣的變化規律,太陽是自然界“陽氣”來源,每天都會有朝升夕落的變化,因此自然界的“陽氣”存在著早晨升發、中午旺盛、夜晚潛藏的變化規律。地球萬物都隨著自然界的陽氣變化而生長繁殖,人也不例外,人要適應自然,體內的陽氣也就需要隨著自然界陽氣的變化而變化。早晨從睡眠中醒來後,人體的陽氣就會從腎(腎是儲藏元陽的地方)外出到四肢百骸、五臟六腑,提供給人體進行各種日常活動的能量,並在中午達到最旺盛,午後陽氣又逐漸收斂,到夜晚陽氣回歸到腎,以使人體器官臟腑逐步進入休息狀態,從而進入睡眠。從陽氣的運動變化規律中我們可以看出,午後和夜間是陽氣開始收斂,並逐漸回歸到腎的時間。而腎中所藏的元陽和元陰在正常情況下是互相制約、大致平等的,這樣才能在人體內部形成一個“不溫不火”的內環境,維持人體正常的體溫。如果人體元陰虧耗,那麼當元陽回歸到腎的時候,元陰與元陽之間的寒熱平衡就會被打破,從而產生發熱,這就是陰虛發熱常表現為午後或夜間的潮熱的原因。同時,由於這種發熱並非是體內真正產熱過多造成的,所以往往熱度不高,或僅表現為患者自覺發熱,體溫卻不升高,這也是陰虛發熱的一個主要特徵。
除氣虛、陰虛之外,還有一種情況也可以引起低熱,那就是津傷發熱。這種情況常見於熱病後期,邪熱損傷體內津液,或是大汗、大吐、大瀉引起體內津液大量丟失所致。這種津傷發熱由體內津液損傷引起,所以往往伴有口乾舌燥、肌膚乾燥等組織缺乏潤澤的症狀。
潮熱。我們在陰虛發熱中已經提到了潮熱的含義,它是指患者到某一特定的時間就會出現發熱或是熱度增高的現象。就像是潮水的漲潮落潮一樣具有規律性。除了上面講的陰虛潮熱之外,常見的潮熱還有陽明潮熱和濕溫潮熱。陽明潮熱是邪熱鬱積在腸道而引起的發熱,因為大腸在經絡學說中屬陽明經,所以稱為陽明潮熱。這種潮熱常出現在下午3~5點,中醫認為這個時候體內陽氣剛好運行到陽明經,陽氣和邪熱相並,導致發熱或熱度增高,而且由於邪熱在大腸,所以常常導致大便幹結、腹脹便秘,因此也被稱為“陽明腑實證”。濕溫潮熱,這是由於濕與熱兩種邪氣共同侵犯人體而造成的一種發熱,這種潮熱常出現在午後,其特點是肌膚初摸上去不覺得熱,但持續接觸一段時間後,會感到越來越燙手,這種熱象,在中醫上稱為“身熱不揚”。因為濕邪具有黏膩重濁的特性(詳見第五章),所以當熱邪和濕邪一起侵犯人體時,熱邪會受到濕邪的包裹和牽制,這樣熱量向外的傳遞就會受到阻礙,從而產生“身熱不揚”的熱象。這種熱象會在午後加重,是因為中午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陽氣和邪熱合併,則使體內的熱量達到最高點,但由於濕邪的黏滯作用,熱量在體內的散發產生了滯後效應,所以常常到午後才為人體所感覺到。
濕溫潮熱和陰虛潮熱都出現在午後,我們該如何鑒別呢?濕溫潮熱是體內濕熱蘊結所引起,而濕熱往往會在舌苔上表現為黃膩苔;陰虛潮熱是體內元陰虧耗所引起,而陰虛又往往會表現為舌紅而少苔。通過兩者在舌苔上的不同表現,我們就可以有效地加以分辨。
寒熱往來。寒熱往來指的是惡寒和發熱交替發作,也就是惡寒時不發熱,惡寒完了,接著發熱。發熱的時候也不惡寒,這是寒熱往來和惡寒發熱的區別。寒熱往來主要見於瘧疾病和中醫的“少陽病”。瘧疾是瘧原蟲引起的疾病,瘧原蟲在體內繁殖,破壞人體紅細胞,產生寒熱往來的症狀,往往發作時先是寒戰,蓋幾床被子都無法緩解,然後接著發熱,常熱到恨不得泡在冰水裏。這種寒熱發作往往有一定的規律,有一天發一次的,也有兩三天發作一次的。常常還伴有劇烈頭痛、口渴多汗等症狀。除了瘧疾外,“少陽病”也會導致寒熱往來的症狀,“少陽病”這個概念出自于漢朝張仲景的《傷寒論》:“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少陽病的發生機理是什麼呢?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是少陽。少陽是中醫對人體部位的一個描述,中醫把人體分為陰陽兩個部分,人體背部以及肢體的背側屬陽,腹部及肢體的內側屬陰。陽部主要是人體抵禦外界邪氣的主要部位,陰部則是人體臟腑工作的主要場所,其中陽部從外到內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最外面一層中醫稱為“太陽”,最裏面一層中醫稱為“陽明”,而介於“太陽”和“陽明”之間的中間層,中醫就稱為“少陽”。少陽病就是邪氣侵入到少陽這個層次而引起的疾病。前面我們講過,邪氣侵犯人體,如果人體正氣旺盛,往往在肌表(也就是太陽這個層次)就會和邪氣發生爭鬥,從而出現惡寒發熱的症狀。如果正氣虧損,在太陽這個層次不能有效地抗擊邪氣,那麼邪氣就會侵犯到少陽,邪氣侵入後,正氣不能外出到太陽,肌膚就不能得到陽氣的溫煦,所以出現惡寒。但此時人體的正氣還沒有衰弱到無法抵禦外邪的程度,正氣會通過逐漸積蓄力量這種方式來抵抗邪氣的入侵。等正氣積蓄到一定程度,能和邪氣互相抗衡時,兩者之間又會發生爭鬥,這時就會出現發熱,因為正、邪雙方都無法擊敗對方,所以就導致了少陽病的寒熱往來的發生。這種寒熱往來取決於正、邪雙方的力量對比關係以及相互交戰的情況,所以常常是發無定時的。少陽又是人體膽經的分佈位置,所以邪氣侵犯到這個層次,除了出現寒熱往來外,還會出現口苦、咽幹、目眩等膽腑功能失調的症狀。
二、問汗
汗是人體汗腺分泌的體液,中醫認為汗的形成是“陽加于陰”的結果,意思就是說,汗是人體陽氣蒸騰體內的津液,並使其從汗孔中排出的結果。所以通過問汁,我們可以瞭解人體汗孔開合的功能狀況,以及體內陽氣、津液的充足程度,從而更好地判斷疾病的本質。比如說兩個患者同樣出現惡寒發熱的表證,其中一個有汗,另一個無汗,出汗情況不同,可以給我們什麼樣的提示呢?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把有汗的類型稱為“太陽中風證”,而把無汗的類型稱為“太陽傷寒證”,這是什麼意思呢?“太陽”的概念,我們上面剛講過,那是指人體最外的一層防線,這裏的“中風”和“傷寒”並不是現在西醫上中風和傷寒的意思,而是分別指“被風邪所傷”和“被寒邪所傷”的意思。這就是告訴我們,惡寒發熱而有汗出的,是風邪侵犯人體的結果,惡寒發熱而無汗的,則是寒邪侵犯人體的結果。為什麼風邪會有汗,而寒邪卻無汗呢?風邪的特性是開泄,而寒邪的特性是收引、凝固。風邪開泄,就會使汗孔張開,所以有汗;寒邪收引,就會使汗孔閉塞,所以無汗。同樣是惡寒發熱的表證,通過有汗無汗的差別,反映了完全不同的疾病本質,如果不借助問診,我們如何能得到這些寶貴的資訊?
下面來看兩種異常的出汗情況——自汗和盜汗,通過這兩種異常的出汗,我們可以判斷體內陽氣和陰液的盛衰情況。自汗,就是患者時時汗出,不能自止,活動或勞累之後出汗更多,常常濕透衣衫,這種出汗異常就稱為“自汗”。自汗多因體內陽氣虛弱,不能固攝汗孔,津液時時外泄而引起。盜汗,病人睡時汗出,醒後汗止,就好像盜賊等你睡著後入室盜竊一般,所以稱為盜汗。一般的中醫書上把盜汗作為陰虛的特徵,事實上,盜汗有陰虛和陽虛的分別。陰虛盜汗多發生在前半夜,出汗前往往潮熱心煩,熱後出汗;陽虛盜汗多出現在後半夜或淩晨,常常是冷汗淋漓、手足冰冷,四肢不溫等。
三、問頭痛
頭部是人體經絡最為密集的地方,不同的經絡在頭部有不同的分佈部位,因此不同部位的頭痛,也就反映了邪氣所在的不同經絡,由於經絡和臟腑有直接的關聯,所以根據頭痛的部位也可以反映出疾病所影響的臟腑,頭的前額部連及眉棱骨是足陽明胃經的走行路線,如果這個部位出現疼痛,那就表明邪氣在陽明經或胃;頭的兩側太陽穴位置是足少陽膽經的走行路線,如果這個部位出現疼痛,那就表明邪氣在少陽經或是膽;頭的後枕部以及頸項部位置是足太陽膀胱經的走行路線,如果這個部位出現疼痛,那就表明邪氣在太陽經或是膀胱;頭的巔頂部位置是足厥陰肝經的走行路線,如果這個部位出現疼痛,那就表明邪氣在厥陰經或是肝;頭部的牙齒部位是足少陰腎經的走行路線,所以如果出現頭痛連及牙齒的,那就表明邪氣在少陰經或是腎;此外,如果頭痛伴有腹瀉的,則是邪氣在太陰經或是脾的表現。
四、問大便
飲食進入人體,經過脾胃的消化後,其中的精微物質在小腸中被人體吸收,為人體提供營養支援,剩下的糟粕物質則通過大腸排出體外。大腸將糟粕物質排出體外所需要的動力,又要靠氣來提供,所以通過對大便的詢問,我們可以瞭解人體脾胃、大腸、小腸的功能狀態以及氣的充足程度。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種常見的大便異常情況。
便秘。大便乾燥難解,排便次數減少,甚至數日不解大便、腹中脹滿不適的,稱為便秘。便秘的形成主要和兩個因素有關,一是腸道的蠕動能力,二是腸道的滋潤程度。氣對腸道的推動作用是糟粕物質向體外排泄的動力來源,如果氣不足,則腸道的蠕動能力就會下降,導致糟粕物質在腸道停留時間過長,產生便秘,這種便秘往往兼有神疲乏力、精神萎軟、食欲不振等氣虛的症狀。除了氣的推動作用外,外界的寒邪也會影響腸道的蠕動狀況。寒邪具有收引、凝固的特性,所以寒邪侵犯大腸,就會導致腸道痙攣,不能順利排出糟粕物質而產生便秘,這種便秘在中醫上稱為“冷秘”,常兼有脘腹冷痛、四肢不溫、局部喜暖等症狀。腸道滋潤程度下降引起的便秘,是由於滋潤腸道的元陰、血、津液等物質減少,腸道過於乾燥,所以糟粕物質在腸道中燥結,難以排出體外,這種便秘多見於老年人或是大出血、大量丟失津液的患者,常兼有口乾舌燥、心煩失眠、咽喉幹痛、肌膚乾燥等症狀。
泄瀉。泄瀉和便秘正好相反,是指大便稀軟不成形或呈水樣,並且大便次數增多的一種情況。飲食進入人體,經過脾胃的運化和腐熟(消化過程)、小腸的分清泌濁(吸收過程),最後的糟粕物質經大腸的傳導排出體外(排泄過程),這個過程中任何個環節發生障礙都會導致大便的異常。其中脾胃對飲食的運化和腐熟功能失調與泄瀉的形成關係最為密切。由於脾胃功能衰退,不能正常運化飲食,水分大量進入腸道,引起泄瀉或水瀉。所以有泄瀉出現,首先要考慮脾胃功能的衰弱。如果泄瀉的大便中夾雜有未消化的食物,如吃下去青菜,大便拉出來還有青菜葉的,我們稱之為“完穀不化”。出現這種情況,除了和脾的運化功能減弱有關外,還和腎中的元陽不足有密切關係。為什麼“完穀不化”和元陽不足有關呢?古人有個很好的比喻來解釋這個問題:飲食要被人體分解和吸收,首先要經過胃的腐熟和脾的運化。而胃對飲食的腐熟就好比是把米煮成飯的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胃就好比是燒飯的鍋子,元陽就好比是鍋子下面的火,只有元陽火力旺盛,進入胃中的飲食才能腐熟成人體可以分解吸收的物質。如果元陽虧損飲食就無法正常腐熟,就好比沒有火,米就無法燒成飯一樣,從而出現“完穀不化”的現象。因此,患者如果告訴我們有“完穀不化”的現象出現,那麼就需要考慮患者存在著元陽虧耗。
還有一種泄瀉和情志因素有關。每當情緒不暢或情緒抑鬱時,就會出現腹痛腹瀉,瀉後疼痛又能緩解或減輕,伴有胃脘脹痛、飲食減少、不思飲食等症狀,這在中醫上稱為“痛瀉”。這種泄瀉的產生和肝的疏泄功能失調有關。前面我們講過,肝屬木,主要功能是疏泄,也就是舒暢全身氣血以及情志,如果情志抑鬱,則會導致肝的疏泄功能障礙,這種情況中醫稱為“肝氣鬱結”。氣機鬱結在肝臟,肝無法發揮自身的疏泄功能,也會感到鬱悶,想找地方發洩,於是肝就找到了脾。這是因為肝屬木,脾屬土,木能克土,肝是克制脾的臟器,所以當肝氣鬱結的時候,肝就要到脾這裏發洩,結果導致脾的運化和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引起“痛瀉”。瀉後,鬱滯的氣機得到暫時疏通,所以症狀會減輕或緩解。
我父親有一個女同事,四十多歲,有次為了一點小事而心情鬱悶,之後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只要一吃飯,就會出現腹痛腹瀉,瀉完疼痛就緩解,只要不吃東西,就和正常人一樣沒有任何不舒服,而一吃東西,就會出現腹痛腹瀉。B超、胃鏡等各種檢查都做了,都沒發現任何的異常,半月來深受其苦。因為我也曾給她治過幾次病,每次效果都很好,所以她又打電話給我,要我給她治這個怪病。因為沒有舌苔和脈象做參考,我也不敢說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認為,她身體瘦弱,脾胃功能本身就不是很旺盛,這次情緒鬱悶導致肝氣內鬱、克犯脾土,所以會出現一進食就腹痛腹瀉的症狀。於是我給她開了一張疏肝解鬱、健脾實脾的方子:炒白術30克,白芍15克,防風3克,陳皮6克,附子6克,幹薑6克,甘草6克,茯苓12克。三天后,患者打電話給我說,你的方子靈極了,第一帖吃下去,吃飯就不肚子痛了,吃了3帖,現在已經全好了。對這例患者的治療,完全是依靠問診。通過問診獲取的資料,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疾病的特性和本質,也是我們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最好依據之一。
五、問飲食喜好
脾胃是人體消化飲食的主要器官,所以通過對飲食喜好的詢問,可以瞭解人體脾胃的功能狀況和疾病的寒熱性質。比如說,食欲過於旺盛,食後不久就會感到饑餓,進食量雖然多,但人體卻出現消瘦,這往往是脾胃功能亢進的表現,多屬胃火;而食欲不佳,不思飲食,脘腹痞悶,這往往是脾胃功能不足的表現。此外,對飲食的偏好,也可以反映疾病的性質。如同樣是口渴,如果喜歡喝熱水,則證明體內有寒;如果喜歡喝冷水,則證明體內有熱;如果口渴,但只是喜歡將水含在嘴裏而不想咽下去的,又往往是體內有瘀血的象徵。另外,人體對飲食的厭惡感也是我們鑒別疾病的一種很好的手段。厭惡是人體的一種主觀情緒,對某樣東西厭惡,肯定是這樣東西對人體造成過損傷或是破壞,所以人體才會對它產生一種厭惡的情緒。某樣東西吃多了,胃脘十分難受,下次再見到這樣東西,也會有厭惡感。疾病也是這樣,某種邪氣或物質對人體造成影響而產生疾病,那麼人體對這種邪氣或物質也會產生厭惡感。如寒邪傷人,人體會產生惡寒;風邪傷人,人體會產生惡風;熱邪傷人,人體會產生惡熱;如果對食物出現厭惡感,往往是傷食的一種表現。我們可以利用人體的這個特性,通過詢問患者是否厭惡某樣特殊的東西來瞭解疾病的病因。
六、問耳鳴
耳中自覺有聲,或如蟬鳴或如響雷,稱為耳鳴。耳鳴有虛、實兩種類型,虛證耳鳴多為肝腎精氣虧損所致,而實證耳鳴則多為肝膽火旺所引起。現代中醫耳鼻喉科的奠基人于祖望教授對耳鳴的虛證、實證提出了一個很好的鑒別方法,那就是通過詢問患者耳鳴在外界噪音干擾下會出現什麼樣的反映來確定耳鳴的虛實性質。在外來噪音下,耳鳴加重,甚至出現煩躁不安的,多為實證耳鳴;在外來噪音下,耳鳴被外界噪音淹沒,鳴聲減輕甚至消失的,為虛證耳鳴;如果無明顯變化的,則再根據其他方面的表現確定其虛實性質。
七、問口味
口味是指患者口中的異常味覺。脾開竅於口,而肝膽屬木,可以克制脾土;腎屬水,受制於脾土,胃和脾同屬於土,又通過經絡聯繫互為表裏。所以人體口中產生的異常味覺,大多和脾、胃、肝膽以及腎這幾個臟器的功能狀況有關聯。口味的異常,常見有以下情況:
口淡乏味。是脾胃功能低下的表現,常伴有飲食減少、胃脘痞脹、大便溏瀉等症狀。
口甜或口膩。是脾的運化不足、水濕內停的表現。
口中泛酸。肝木克犯胃土或胃自身功能失常,使胃不能很好地實現自身的通降功能,導致胃酸反流,引起口中泛酸。
口苦。是熱病或膽火亢盛的表現。中醫認為,酸、甜、苦、咸、辛五種味道也分別有自己的五行屬性,酸屬木,甜屬土,苦屬火,咸屬水,辛屬金。根據這個五行屬性,又分別和五臟對應:酸入肝,甜入脾,苦入心,鹹入腎,辛入肺,這為我們利用患者味覺的變化來推測疾病的性質和所在的臟腑提供了依據(五味和五臟之間的關係,在第十九章中還有詳細的介紹)。從五味和五行的對應關係中我們可以看出,苦味屬火,所以火熱病常會表現出口苦。膽汁味苦,所以膽火亢盛時膽氣上熏,也會表現出口苦。
口鹹。前面講過,鹹味屬水。入腎臟,所以腎病常會表現出口鹹。
口中酸餿。多因傷食引起,食物停積在胃,日久發酵,產生酸餿味。
八、問月經
月經是發育成熟的女性一種特有的生理現象,中醫認為它的產生和“腎氣”(即元陰和元陽)有密切關係。一般初次月經年齡多在12~15歲,兩次月經之間的週期約為28天左右。每次月經持續時間為3~5天,經色紅而無血塊。絕經年齡多在49歲左右。我們通過對月經週期、量、色、質的詢問,可以瞭解疾病的虛實寒熱。月經週期提前一周以上、連續3次的,我們稱為月經先期。如果月經先期、經色深紅、質地稠厚、月經量多的,多是血熱所引起。血熱,是指熱邪侵犯血液,導致血流加快,不能安分地在脈管中運行,就像沸騰的水一樣,使月經週期提前。如果月經先期、經色淡紅、質地稀薄、月經量多,多是氣虛所引起。氣對血液有固攝作用,氣虛則血液易於滲出體外,導致月經先期。月經週期錯後一周以上、連續3次的,我們稱為月經後期,其經色淡紅、質稀、量少的,屬於血虛,是血海空虛、月經缺乏形成的物質基礎造成的。就好比水庫中水源枯乏,自然無法給下游放水。其經色紫暗、有血塊、量少的,屬於寒邪凝固血液導致月經後期。身體肥胖的女性,出現月經後期或是閉經,則往往是痰濁阻滯經絡致使月經不能如期而至。對這種月經後期或是閉經,使用常規的養血調經藥往往效果不好,而且由於養血藥大多偏於滋膩,反而會加重體內的痰濕,這時如果採用化痰去濕的方法,就能有效去除患者經絡中的痰濕,恢復正常的月經週期。
九、問白帶
白帶是女性子宮頸黏膜細胞分泌的一種黏液,在正常情況下,可有少量白帶分泌,以滋潤宮頸和**。如果黏液分泌異常增多,或是白帶出現顏色、氣味的變化,就是疾病的象徵,中醫稱為“帶下病”。我們在前面的章節中講過,黏液分泌過多,在中醫上屬於“內濕”的範疇,但帶下的特徵不同,則可以反映其在“濕”的基礎上兼有的寒熱性質。帶下色白、量多、質地清稀、無臭味或是有腥氣的,多是寒濕。帶下色黃、量多、質地黏稠、有臭味的,多是濕熱。
十、問小兒
兒科在中國古代又稱為“啞科”。小孩往往不能準確而詳細地描述自己的各種不適,所以對於小兒疾病來說,通常需要通過對小兒父母或家屬的詢問來瞭解疾病的情況。根據小兒疾病的特點,重點要詢問小兒出生的情況(如母親妊娠期、哺乳期的情況,有無難產、早產等,可以據此判斷小兒身體素質)、預防接種的情況(對傳染病的診斷有意義)以及詳細的發病經過。小兒的發病經過對小兒疾病的診斷有很重要的參考作用,小兒發病前去過的地方、接觸過的東西或人、吃過的東西、衣著情況、居住環境等,都可以提供很有用的診斷線索,如果我們能很好利用,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穫。
這裏我給大家講個清朝名醫葉天士的故事,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可以得到些啟發。當時蘇州城裏有一個財主,這一天,他那五歲的寶貝兒子突然病了,渾身疼痛難忍,任何人只要一碰他的皮膚,就會出現鑽心樣的痛。財主連忙派人去請醫生來診治,可當地的名醫都看不出是什麼病。有認為是受了風寒的,有認為是體內有瘀血的,但各種祛風濕、活血化瘀的藥吃下去,疼痛仍然沒有絲毫的好轉。這時又有人說可能是“中邪”了,於是又請和尚道士來做法事,寶貝兒子的病仍不見起色,人也因為疼痛折磨日益消瘦。這時,財主又想起葉天士來,他可是當時蘇州的第一名醫,如果能請他來給自己兒子治病,那肯定是有希望的。
葉天士到財主家一看,見那小孩皮膚光潔、不紅不腫,看上去絲毫沒什麼異樣,但用手一碰患兒的皮膚,患兒馬上痛得哇哇大哭起來,再診脈,脈象也非常的和緩,應該是沒什麼病呀,可是看小孩疼痛的表情,又不像是裝出來的。這麼奇怪的病,葉天士也是第一次碰到,他皺起眉頭思忖了一會兒,還是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於是他仔細地詢問了財主家中的下人,問他們發病前,財主的兒子去過哪些地方,又接觸過什麼東西。下人們說,少爺哪兒都沒去,那天午睡起來,到庭院的樹下乘涼,回來就發病了,這中間除了在樹下的石凳上坐過,沒接觸過其他的東西。葉天士說,那帶我去看看。下人們就把葉天士帶到庭院中。庭院中生長著一棵粗大茂盛的石榴樹,枝繁葉茂,時時傳來知了的鳴叫。他仰頭望著樹葉出了會神,然後若有所思地走到樹下,看了看地面和樹下的石凳,然後胸有成竹地對財主說,你兒子的病有治了,不過我要一個藥引,你如果辦得到,我就可以治好你兒子的病,如果辦不到,那我就愛莫能助了。財主忙說,只要能只好我兒子的病,我肯定能辦到,先生你快說,要什麼做藥引?葉天士說,我要三百斤糯米飯,吃到剩下三兩,這三兩糯米飯就是我要的藥引子。財主一聽,說,這好辦,馬上派下人去蒸糯米飯。
可這麼多糯米飯怎麼能一下子吃完呢?為了給兒子治病,一向吝嗇的財主也決定做回好人,派下人在家門口分糯米飯給老百姓。等這三百斤糯米飯分到只剩下三兩的時候,葉天士取過這些糯米,捏成三個小飯團,然後脫去小兒身上的衣物,拿起一個飯團,在小孩身上輕輕地來回滾動。說來也奇怪,全身滾完一遍後,小孩身上的疼痛就減輕了一大半。葉天士又拿起第二個飯團,仍是輕輕地在小孩皮膚上來回滾動。等三個飯團用完,小孩身上的疼痛竟然完全消失了。財主見兒子的病好了,連連誇讚葉天士的醫術高超。葉天士只是微笑不作答。等回到家中,徒弟問他,師父,那小孩患的是什麼病?還有您給那小孩治病用的是什麼方法呀,怎麼平時都沒看您用過呀?葉天士笑笑說,我本來也百思不得其解,可是等我到那院子裏一看,我就明白了,那院子裏的石榴樹就是病因所在。徒弟更奇怪了,石榴樹會引起疼痛嗎,我以前怎麼沒聽說過?葉天士說,我看到石榴樹底下有幾條毛蟲在爬,我就知道這毛蟲身上的毛是引起那小孩渾身疼痛又看不出異樣的原因了。徒弟又問,那為什麼要三百斤糯米做藥引呢?葉大士說,糯米性黏,可以把刺在皮膚中的毛蟲的毛粘出,病根一去,疼痛當然就止住了。至於那三百斤糯米嘛,我是借他的糧食,救濟一下貧苦的百姓罷了,也算替他積點德吧。看過這個故事之後,在佩服葉天士的醫術與醫德之餘,我們也可以從中領略問診在發現疾病病因時的不可忽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