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foto1 foto2 foto3 foto4 foto5

現在位置

前面的章節詳細探討了人體臟腑的奧秘以及疾病的相關知識,從本章起,我們要來探討與疾病治療有關的內容。要治病,就離不開藥物。中醫用來治病的藥物,當然就是中藥。中藥大多取自于天然的植物、動物、礦物,其中尤以植物為多,所以在古代,中藥也被稱為“本草”。

 

    關於中藥的發現和運用,現在一般都認為起源於神農氏。在漢代的《淮南子?修務訓》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蠬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燥濕肥墝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通“避”,遠離的意思)就(靠近的意思),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民間更是廣泛流傳著“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據說神農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子,五臟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那時候,人們經常因為亂吃東西而生病甚至喪命,神農決心嘗遍所有的東西,好吃的放在身子左邊的袋了裏,給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子右邊的袋子裏中作藥用。第一次,神農嘗了一片小嫩葉。這葉片一落進肚裏,就上上下下地把裏面各器官擦洗得清清爽爽,像巡查似的,神農把它叫作“查”,就是後人所稱的“茶”。神農將它放進左邊袋子裏。第二次,神農嘗了朵蝴蝶樣的淡紅小花,甜津津的,香味撲鼻,這是甘草。他把它放進了右邊袋子裏。就這樣,神農辛苦地嘗遍百草,每次中毒,都靠茶來解救。後來,他左邊的袋子裏花草根葉有四萬七千種,右邊有三十九萬八千種。但有一天,神農嘗到了“斷腸草”,這種毒草太厲害了,他還來不及吃茶解毒就死了,後世為了紀念神農為百姓作出的貢獻,所以都尊神農為中藥起源的鼻祖。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雖然有些神話色彩,那也不是完全沒有可信度。吃含有薄荷的糖果,咽喉會有清涼的感覺,而吃生薑、花椒,則胃部會有溫熱的感覺,這就是說,對某些食物我們可以感覺到它作用的部位和性能,如上面說的薄荷具有清涼的作用,生薑、花椒具有溫熱的作用。對不同食物帶來的不同的感覺完全可以在治療疾病時有意識地加以運用,如咽喉灼痛時,就可以利用薄荷的清涼作用來治療,胃部冷痛時,可用生薑或花椒的溫熱作用來治療。這說明如果一個人有著比常人更敏感的體質(傳說中的神農可能就是這樣一個人),那他就有可能感覺到所吃的各種食物的性能和它所作用的部位(臟腑),這樣他就可以有意識地去主動食用各種動、植物,並且把自身的感受記錄下來,這就成了最原始的藥物知識。當人們生病時,就可以根據平時記錄下來的功效,有意識地選擇某些合適的動植物進行治療,並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疾病的變化和病人的感受來不斷地積累和豐富藥物知識,這樣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現在豐富多彩的中藥理論。以上是關於中藥起源的一點設想,那麼中藥是如何治病的呢?

 

    中藥能治療各種疾病,主要依靠其所具有的偏性,這個偏性是恢復人體內在平衡、治癒疾病的關鍵所在。中藥的偏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藥物的“氣”,二是藥物的“味”。什麼是中藥的“氣”呢?這個“氣”,指的就是中藥所具有的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特性。如薄荷給人清涼的感覺,所以它的氣就是涼,生薑給人溫熱的感覺,所以它的氣就是溫。不同的藥物都具有不同的氣,其中寒和涼屬於同一性質,溫和熱屬於同一性質,只是在程度上有差異,涼之甚者為寒,所以有時也把涼稱為“微寒”,而溫之極者為熱,所以有時也把熱稱為“大溫”。中藥所具有的寒、熱、溫、涼這四種不同的特性稱為“四氣”,也稱為“四性”。在這四氣之外,有些中藥性質平和,既不過熱,也不過寒,這類藥中醫也稱之為“平性”藥。但每一種平性藥,其實還是具有偏溫或偏涼的特性的,所以中醫對藥物的性能的描述,還是習慣稱為四氣,而不稱作五氣。

 

    中藥所具有的四氣對疾病的治療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知道,人是一種恒溫動物,所以,在正常情況下,人體需要通過產熱和散熱之間的平衡調節來保持體溫的恒定。當內外界因素擾亂人體內在平衡,導致疾病發生後,人體的產熱和散熱的平衡往往也會遭到破壞,如果產熱多於散熱,那就會出現發熱、功能亢進等症狀,而如果散熱多於產熱,那又會出現畏寒、功能衰退等症狀,這也意味著疾病往往可以分為兩大類,那就是熱證和寒證。中藥所具有的四氣就是用來糾正疾病狀態下人體的寒熱失衡情況的。寒涼藥可以抑制人體的新陳代謝,減慢臟腑器官的活動和血液迴圈,所以用來治熱證;溫熱藥可以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臟腑器官的活動和血液迴圈,所以用來治療寒證。中醫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上說“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說的就是藥物“四氣”對寒熱證的治療作用。在學習和認識中藥時,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的也就是四氣,只有瞭解了藥物的基本特性,我們才能更好地使用這些藥物。比如對於寒邪侵犯人體、凝固血液導致的血瘀和熱邪侵犯人體、煎熬血液導致的血瘀,在選用活血化瘀藥時就需要考慮藥物所具有的寒熱性能。對於寒邪引起的血瘀就要選擇性能溫熱的活血藥,如紅花、桂枝、艾葉等;對於熱邪引起的血瘀,就需要選擇性能寒涼的活血藥,如赤芍、丹皮、丹參等。如果選反了,不但起不到活血作用,反而會導致病情加重。明明是血瘀證,為什麼活血藥用下去沒效果?這就是沒有重視藥物寒、熱、溫、涼的氣的緣故!這就是中藥四氣的作用和意義。

 

    下面我們來講中藥的“味”。味就是味道,也就是味蕾對中藥的感覺,一般來說,主要有酸、苦、甘、辛、鹹五種,所以也稱為“五味”。其中有些藥物沒有特殊的味道,中醫上稱之為淡味,由於其味道不顯,因而中醫常把淡味並附于甘味。還有些藥物具有澀味,由於澀與酸常並存而類似,所以中醫又把澀味並附到酸味之中,在習慣上仍然稱為“五味”。

 

    中藥所具有的五味又有什麼作用和意義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芥末?芥末辛辣,吃時往往會有明顯的“通鼻竅”感覺,這就說明辛味具有開通、發散的作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會用到辛味的發散和開通作用,比如說平時受點風寒,鼻塞流涕,頭痛惡寒,這時熬上一碗姜湯,乘熱喝下,再蓋上被子出一身汗,人就會感覺輕鬆很多,這就是利用了生薑氣溫味辛的特性來發散風寒。除了辛味的開通、發散作用,中醫在實踐中發現,酸味具有收斂、澀滯的作用,苦味藥具有瀉火、燥濕的作用,甘味藥具有補益、和緩的作用,鹹味藥具有瀉下、軟堅的作用,淡味藥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根據這個理論,我們可以從藥物的味道上來推測和發現藥物的作用。如酸棗仁、五味子、山茱萸這些藥物都具有酸味,所以能起到收斂止汗的功效;如黃芩、黃連、黃柏這些藥物都具有苦味,所以能起到清熱燥濕的功效;如黃芪、黨參、熟地、枸杞子這些藥都具有甘味,所以能起到補益身體的功效;如芒硝、牡蠣、食鹽這些藥物都具有鹹味,所以能起到瀉下通便或是軟堅散結的功效;茯苓、薏苡仁這些藥物都具有淡味,所以能起到利水滲濕的功效等。

 

    中醫認為,五味除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效之外,還和人體的五臟有著密切的關係。具體來說,酸味可以入肝,苦味可以入心,甘味可以入脾,辛味可以入肺,鹹味可以入腎。五味和五臟的關係,是中醫的一大發明創造,牢記五味入五臟的關係,對治療疾病有很大的幫助。

 

    我一個朋友去年10月天氣漸冷的時候出現右脅部疼痛,夜間尤甚,人略有疲乏感,舌淡紅苔薄白,脈象細弱,我診斷為氣虛肝鬱,給予補氣解鬱藥3帖,本以為十拿九穩,不料3帖藥吃完,症狀沒有任何好轉。既然藥物無效,那當然是辨證上存在問題了,於是我再仔細對這些症狀作了一個分析,右脅部疼痛,病位應該在肝,疼痛的性質患者自述不是脹痛也不是刺痛,那應該可以排除氣滯(鬱)和血瘀。脈象虛弱,疾病的性質應該為虛證,綜合起來,疾病的根源應該在於肝虛。再則,肝屬木,而10月正是秋季,秋屬金,金能克木,所以發病。想到這裏,我豁然開期,這回可找到病根了,那肝虛該如何治療呢?運用酸能入肝的原理,我擬了一張方子,藥物組成為:山茱萸15克,五味子10克,酸棗仁15克,桂枝3克,當歸12克,白芍10克,柴胡3克,麥芽3克。這張方子吃到第二天,我朋友就打電話給我說,這次的藥真靈,現在脅部已經基本不痛了。

 

    再舉個例子,中醫上有個補腎的方子叫“青娥丸”,記載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主要由核桃仁、補骨脂、杜仲三味藥組成,主要功用是溫陽補腎,主治腎氣虛弱引起的各種腰痛。原書注明該藥的服法是“溫酒、鹽湯下”,用酒是取其活血的功效,用鹽湯則就是利用鹹能入腎的作用,以增強核桃仁、補骨脂、杜仲等藥物的補腎作用。我在臨床上遇到腎虛腰痛的患者,如有嫌煎中藥麻煩的,我就叫他們回去買上一些核桃肉,用淡鹽水炒過,每天吃3~5顆,連續服用一個月,也都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所以五味入五臟的理論在臨床上是經得住考驗的。如果運用得當,會給治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藥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歸經”。“歸”,是歸屬、專任的意思,“經”,就是指人體的經絡和它所屬的臟腑。“歸經”也就是指不同的藥物能對某一經絡及其所屬的臟腑起到特殊的治療作用。中藥為什麼會具有這個作用?在前面我們曾提到過,人體的生命原物質(元陰與元陽)相互作用產生氣,氣攜帶有生命原物質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效能,這個效能通過經絡傳遞到臟腑,就產生了臟腑的各種生理活動。所以經絡的實質,我認為就是氣將其攜帶的效能向靶器官傳遞的一個路徑。是否可以這麼設想,如果中藥能增強或減弱氣在某個路徑上的傳遞,那麼它就能實現對某一臟腑功能的改變,這也就是“歸經”!如果把五味與五臟的關係和歸經理論相結合,那麼五味能入五臟就意味著五味可以對氣在不同的路徑上的傳導產生影響。如酸味入肝,是因為酸味可以影響氣所攜帶的效能向肝臟傳遞;苦味入心,是因為苦味可以影響氣所攜帶的效能向心臟傳遞;甘味入脾,是因為甘味可以影響氣所攜帶的效能向脾傳遞;辛味入肺,是因為辛味可以影響氣所攜帶的效能向肺傳遞;鹹味入腎,是因為鹹味可以影響氣所攜帶的效能向腎傳遞。

 

    現在對中藥的研究,往往只看到有效成分、藥理作用,而事實上中藥能起到治療疾病作用的關鍵,卻是在於中藥所具有的自然特性上。這個自然特性包括中藥的四氣、五味以及歸經,中藥能糾正人體被破壞的內在平衡,也全靠這個自然特性。如前面講的寒涼藥可以治療熱證、溫熱藥可以治療寒證,辛味可以發散、酸味可以收斂、甘味可以補中、苦味可以瀉火、鹹味可以軟堅,辛味可以入肺、酸味可以入肝、甘味可以入脾、苦味可以入心、鹹味可以入腎等。如果忽略了這個自然特性,我們就不可能從本質上去認識和理解中藥的作用,甚至會出現很多的偏差。比如說牡蠣這味藥,其主要成分無非就是碳酸鈣,從藥理上研究除了能中和胃酸外沒有任何作用,中醫卻認為牡蠣具有益陰潛陽、軟堅散結、鎮驚安神、收斂固脫的作用。這些能在實驗室中發現嗎?不能!這些作用有效嗎?臨床證實非常有效!那中醫是如何發現這些作用的?那就是通過對藥物自然特性的認識!中醫認為牡蠣生於水中,具含有陰寒之氣,所以能益陰潛陽;牡蠣質地重墜,所以能鎮驚安神;牡蠣味鹹而澀口,所以能軟堅散結、收斂固脫。正是因為古人注意到了藥物所具有的自然特性以及這個特性對人體內在平衡的作用,才有了今天豐富多彩、療效確切的中藥。所以認識中藥不能只盯在幾個有效成分上,而要去思考它的自然特性,思考它的四氣、五味以及歸經,這樣才能很好地使用這些中藥,真正發揮中藥神奇的功效。

 

    金元時期四大名醫之一、中醫寒涼派的創始人劉完素對藥物的自然特性有一段非常精闢的論述,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多的啟發。他是這麼說的:夫物各有性(就是指物體的自然特性),制而用之,變而通之,施於品劑,其功用豈有窮哉。如是,有因其性為用者,有因其所勝而為制者,有氣同則相求者,有氣相克則相制者,有氣有餘而補不足者,有氣相感則以意使者。有質同而性異者,有名異而實同者。蛇之性上竄而引藥,蟬之性外脫而退翳。虻(虻蟲,一種以利吸牛等牲畜血液為生的昆蟲,類似於蠅而稍大)飲血而用於治血,鼠善穿而用以治漏,所謂因其性而為用者如此(利用藥物的生理特性)。弩牙(弩上鉤弓弦的機栝)速產(指弩牙可以用來催產),以機發而不栝也;杵糠(杵是搗物用的棒槌,杵糠指用棒槌搗糠後粘附在杵端的糠屑)下噎(噎嗝,一種咽喉梗塞、飲食難進的疾病,類似於現在的食道癌)以杵築下也,所謂因其用而為使者如此(利用藥物的使用特性)。浮萍不沉水,可以勝酒;獨活不搖風,可以治風,所謂因其所勝而為制也如此(利用藥物表現出來的自然克制特性)。麻,木穀而治風;豆,水谷而治水,所謂氣相同則相求者如此(利用藥物的五行屬性)。牛,土畜,乳可以療渴疾;豕,水畜,心可以鎮恍惚,所謂因其氣相克則相制也如此(利用藥物的五行克制特性)。熊肉振羸(羸,指羸弱,身體瘦弱無力的意思),兔肝明視,所謂其氣有餘補不足也如此(利用藥物的稟賦特性)。鯉之治水,鶩之利水,所謂因其氣相感則以意使者如此(利用藥物的生活屬性)。蜜成于蜂,蜜溫而蜂寒;油生於麻,麻溫而油寒,茲同質而異性也。蘼蕪生於芎藭,蓬蘽生於覆盆,茲名異而實同者也。所以如此之類,不可勝舉。故天地賦形,不離陰陽;形色自然,皆有法象。毛羽之類,生於陽而屬於陰;鱗甲之類,生於陰而屬於陽,空青法木,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雲母法金,色白而主肺;磁石法水,色黑而主腎;黃石脂法土,色黃而主脾(這就是五色配五臟的具體運用)。故觸類而長之,莫不有自然之理也。欲為醫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後可語人之疾病。不然,則如無目夜遊,無足登涉,動致顛殞,而欲愈疾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見,觀察和探索藥物的自然特性,對認識藥物的功效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藥的自然特性為什麼能對疾病起到明顯的治療作用呢?我們知道,中藥所用的藥物,大多來自于天然的動、植物及礦物,這些藥物都是在自然環境中孕育產生的,它們在和自然界的氣候、地理環境等綜合因素對抗、適應的過程中,勢必會在體內形成一種能對抗和適應外界因素的物質(就好比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時刻要抵禦外界的微生物對人體造成侵犯和破壞,所以在人體內就會形成一種能抵禦微生物入侵的防禦物質,如免疫球蛋白、白細胞、淋巴細胞等),所以在不同的自然因素下形成的藥物,它體內所產生的物質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物質能對人體的內在平衡產生不同的影響,這就構成了中藥變化萬千的作用和功效。如生長在炎熱乾旱地帶的植物(如蘆薈、仙人掌等),往往會在體內產生具有清涼滋潤特性的物質,用以對抗外界的炎熱和乾旱,這種具有清涼滋潤特性的物質,對人體內在平衡的影響就是抑制人體新陳代謝、減緩臟腑的活動、減慢血液迴圈等,所以可以用來治療人體機能亢進而引起的火熱病。如生長在高寒地帶的植物(如雪蓮、人參等),往往會在體內產生具有溫熱特性的物質來對抗外界的寒冷,這種具有溫熱特性的物質,對人體內在平衡的影響就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臟腑活動、加快血液迴圈等,所以可以用來治療人體機能衰退而引起的虛寒病。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藥物的自然特性其實就是藥物在和自然因素相適應和對抗的過程中產生的某種物質的具體體現,這種物質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信賴它、肯定它,並在疾病的治療中大膽地使用它。

 

    中藥除了四氣、五味、歸經之外,還有一個升降沉浮的特性。所謂升降沉浮,是指藥物對人體的作用有著各自不同的趨向性。升,就是上升;降,就是下降;沉,就是下沉、潛納;浮,就是外浮、發散。由於升和浮、降和沉這兩類趨向性有一定的相似性,很難完全區分開,所以常合稱為“升浮”和“沉降”。中藥為什麼會具有這個升浮或沉降的特性呢?我們還是要從中藥所蘊含的自然特性上去尋找答案。在前而講到,中藥具有寒、熱、溫、涼四氣,而物理學知識告訴我們,熱往往會使分子向上運動,所以溫熱藥作用於人體,會導致人體內的各種物質分子產生向上、向外的運動,從而表現出升浮的性能;而寒涼藥作用於人體,則會導致人體物質分子產生向下、向內的運動,從而表現出沉降的性能。這就是中藥四氣和升降沉浮之間的關係。

 

    中藥的五味是否也會對藥物的升降沉浮性能產生影響呢?會。前面提到辛能散,酸能收,苦能瀉,甘能補,鹹能軟,另外還有淡味能滲濕。這六種味道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對人體能起到興奮、增強作用,如辛味的發散、甘味的補益、淡味的滲濕等,這類藥體現出來的特性就是升浮;另一類對人體能起到抑制、減弱作用,如酸味的收斂、苦味的瀉火以及鹹味的瀉下軟堅等,這類藥體現出來的特性就是沉降。所縱在《內經》上說“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陽的特性是升浮,陰的特性當然就是沉降,這就是五味對藥物升降沉浮的影響。

 

    具有升浮特性的藥物對人體的作用其有向上、向外的趨向性。所以能起到提升陽氣、發表散寒、催吐等作用;而具有沉降特性的藥物對人體的作用具有向下、向內的趨向性,所以能起到潛陽降逆、鎮驚瀉火、滲濕利尿、瀉下通便等作用。中藥的四氣、五味綜合起來,就是李時珍所說的“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

 

    除了中藥的四氣和五味,還有一個因素可以影響到藥物的升降沉浮特性,那就是藥物的質地。質地輕的藥物(如植物的花、葉)往往具有升浮的特性,而質地重的藥物(如礦物類,甲殼類,果實)往往具有沉降的特性。藥物的這個輕浮重降的特性,對臨床用藥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比如說治療頭面、肌表、上焦等部位的疾病,就需要選擇質地輕揚的藥物,利用它升浮的特性,使藥物能上趨外達,以發揮良好的作用。中醫有句話叫“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再比如治療腰腹、下肢、下焦等部位的疾病,就需要選擇質地重墜的藥物,利用它沉降的特性使藥物能下沉潛鎮,以發揮應有的作用。中醫有句話叫“治下焦如權(秤陀),非重不沉”,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不注意中藥的這個升浮、沉降的特性,治療上焦病,你選擇質地重墜的沉降藥,治療下焦病,你卻去選擇質地輕揚的升浮藥,這就好比你想在水面游泳時,偏要在你身上綁上一塊大石頭,而你想潛到水底時,偏要給你套上救生圈,你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所以,我們在使用中藥時千萬不能忽視這個升降沉浮的性能。

 

    中醫上有很多著名的方劑都是利用了藥物的升浮或沉降特性創造出來的。這裏我們探討的兩個方子可以說是大名鼎鼎,一個是金元時期四大名醫之一的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一個是近代名醫張錫純的“鎮肝熄風湯”。這兩個方子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利用藥物的升降性能來調節人體內部氣血的升降失常。氣是人體內物質的一種運動,這種運動既有上升也有下降,氣的升降運動平衡,才能保證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而當氣的升降功能失調,就會造成各種疾病。那如何來糾正氣的升降失常?這就需要使用升浮或是沉降的藥物。補中益氣湯的主要成分是黃芪、黨參、白術、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主治氣虛下陷(氣不足而導致的上升運動不足)導致的食少納差、大便稀溏、臟腑下垂、眩暈乏力、勞熱神疲、脫肛等症。這個方子的巧妙之處在於以黃芪、黨參、白術、甘草等補氣藥為根本。補充人體虧損的氣,然後又加入了柴胡、升麻兩味升浮藥,使整個藥方產生一種升浮的動力,促進和加強氣了的上升運動,因此可以治療氣虛下陷引起的各種疾病。如果去掉柴胡和升麻,全方的升浮作用就會下降或消失,對氣陷的治療效果也就會下降。鎮肝熄風湯的主要成分是生白芍、天冬、玄參、茵陳、甘草、川楝子、麥芽、龜板、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牛膝,主治氣血上逆頭部(氣的上升運動太強)而引起的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部熱痛、心中煩熱、面色如醉以及中風手足不遂、口角歪斜、語言謇澀等症。這個方子運用大量的質地重墜的藥物,如龜板、生龍骨、生牡蠣、代赭石等,使整個藥方能產生一種強烈的沉降效果,更妙的是加入了牛膝這味特殊的沉降藥。金元時期四大名醫之一的朱丹溪稱“牛膝能引諸藥下行”,所以在牛膝的引導下,更增強了鎮肝熄風湯的沉降效果,從而可以迅速改善氣血上升過度而引起的諸般疾病。

 

    藥物升降沉浮的特性,在達到特殊的治療效果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比如說黃芩是一味清熱解毒藥,氣寒味苦,從藥物本身的升降特性來說,偏重於沉降,那當我們頭面部有火熱證時,黃芩的這個沉降特性使得它不能很好地治療頭部的熱證,那該怎麼辦呢?怎樣才能既保全黃芩本身的寒涼性能,又能使黃芩獲得一種升浮的特性呢?這就要對藥物進行一些處理,來改變藥物原來的升降特性,這種處理在中醫上也稱為“炮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兩種改變藥物升降特性的方法,他說:“升者引之以鹹寒,則沉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顛頂。”根據這個思路,就能很好地解決黃芩的升降問題,只要對黃芩進行酒炒,就能使黃芩既保留原來的寒涼性能,又獲得升浮的特性,從而可以更好地用來治療人體上部的熱證。同樣的道理,如果把溫熱的藥物用鹽水炒過,那就能使它具有一種沉降的特性,比如說杜仲、益智仁、補骨脂等藥用鹽水炒過,藥性就能沉降到下焦,從而更好地發揮補腎溫陽的作用。除此之外,用醋炒藥物,能增強藥物的收斂、止痛作用;用薑汁炒藥物,則能增強藥物的發散性能等。這是利用炮製來改變藥物升降沉浮特性的幾種常用方法。對藥物進行炮製,除了能改變藥物的升降沉浮特性之外,還有以下作用:

 

    第一,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半夏、天南星用薑汁制,大戟、甘遂用醋制後可以降低毒性;何首烏用酒蒸後可以去除致瀉的副作用等。

 

    第二,改變藥物的性能。除了上面講到的對藥物升降性能的改變之外,還可以改變藥物的其他性能。如生地的作用是涼血清熱,如製成熟地後作用就變為滋陰補血;米仁生用可以利濕消腫,炒熟用則變為健脾助運;大黃生用主要用於瀉下通便,用酒制後作用變為活血化瘀;當歸的主要作用是補血活血,炒成炭後可以用來止血等。藥物炒成炭後為什麼會具有止血作用呢?關於這一點,中醫的解釋是“血見黑則止”,這句話該怎麼理解呢?為什麼黑色具有止血作用呢?這需要從五色和五行的關係中去尋找答案。炭為黑色,黑屬水,而血為紅色,紅屬火,水能克火,所以黑色的炭就有止血作用。對於中醫的這個“血見黑則止”的理論,很多人都覺得很難理解,他們認為藥物炒成炭之後,有效成分都破壞掉了,哪里還能有什麼止血作用?但我認為,絕對不能只考慮中藥的有效成分,而是要從藥物的自然特性、天地造化上去思考和研究。在防毒面具、淨水裝置上常用到活性炭,這就是利用了活性炭吸附性強特性,它能吸附空氣或水中的大顆粒物質。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藥物炒成炭後也能吸附血液中各種細胞成分,從而達到止血的作用。如果對中藥的認識就局限在有效成分上,那我們就不可能全面地認識中藥。舉個簡單的例子,同一品種的兩隻雞,一隻關在雞籠裏,喂它吃飼料,一隻放在山上,讓它自己去覓食,養上3個月後殺來吃,這兩隻雞的味道一樣嗎?不一樣。哪只味道好?當然是後面這只。這就是天地造化的奧妙,不是單單一個有效成分就可以解釋得了的,所以對中藥的認識,一定要從天地造化上去參悟、去思索,這樣才能真正領悟和感受到中藥的無窮奧妙。

 

    第三,增強藥物的療效。如玄胡用醋制後可以增強止痛作用,紫菀、款冬花用蜜炙後可以增強潤肺止嗽的作用,當歸用酒炒後可以增強活血作用,等等。

 

    第四,引藥入經。這種炮製方法往往是利用五味入五臟的關係,用不同味道的液體對藥物進行炒制,使藥物能更好地作用於某一臟腑。如利用鹹能入腎的原理,用鹽水來炒制知母、黃柏、杜仲、補骨脂等藥,使這些藥物能更好地作用於腎臟;利用酸能入肝的原理,用醋來炒制柴胡,青皮、鱉甲等藥物,使這些藥物能更好地作用於肝臟;利用甘能入脾的原理,用蜂蜜來炙甘草、黃芪等藥物,使這些藥物更好能更好地發揮補脾的作用等。

 

    每味藥物都有著自己的自然特性,當兩味藥配合在一起使用時,它們之間就可能產生各種變化。有些變化是對治療有益的,如增強療效,降低毒性等,這些就需要加以利用;而有些變化對治療是有害的,如降低療效、增加毒性或產生副作用等,這些就需要加以避免。中醫通過觀察和總結,認為藥物之間的配伍有七種主要的類型:

 

    單行。“單”,就是單獨,單行也就是指不需要其他藥物輔助,單獨使用某一味藥物就能發揮其治療作用。比如說,人體元氣潰散、大汗淋漓、面色蒼白,甚至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這個時候就可以單用一味人參,濃煎後服下,稱為“獨參湯”,能迅速起到補氣固脫的效果。

 

    相須。兩種藥物作用類似,一起合用可以彼此增強療效的,稱為“相須”。如知母與黃柏同用,可以使滋陰降火的功效得到明顯的增強;黃芪和黨參同用,可以使補氣固表的作用明顯增強;藿香和佩蘭同用可以增強化濕的功效等。

 

    相使。使是佐使、輔助的意思,當兩味藥同時使用,一味藥為主,一味藥為輔,輔藥可以增強主藥作用的,稱為“相使”。如“黃芪使茯苓”,同用後可以增強補氣利尿的作用。

 

    相畏。一種藥物的毒性和烈性受到另一種藥物的抑制,稱之為“相畏”。如半夏的毒性能受到生薑的抑制,我們就稱“半夏畏生薑”。

 

    相殺。一種藥物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中毒反應稱為“相殺”。如服用巴豆中毒,用綠豆可以解除,我們就稱“綠豆殺巴豆”。

 

    相惡。一種藥物能破壞另一種藥物功效的,稱之為“相惡”。如萊菔子能破壞人參的補氣作用,所以我們稱“人參惡萊菔子”。

 

    相反。兩藥同時使用,會產生毒、副作用的,稱為“相反”。如烏頭和半夏同用、甘草和甘遂同用等都會導致不良反應的出現,所以我們稱“烏頭反半夏”“甘草反甘遂”。這種相反的關係在中藥的配合使用中屬於配伍禁忌,最好不要同時使用。

 

    在中醫的實踐過程中,配伍禁忌共總結為“十八反”和“十九畏”,可供我們參考。“十八反”是貝母、半夏、白芨、白蘞、栝樓反烏頭;細辛、芍藥、人參、沙參、丹參、苦參、玄參反藜蘆;大戟、甘遂、芫花、海藻反甘草。“十九畏”是硫磺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荊三棱,川烏、草烏畏犀角,人參畏五靈脂,官桂畏赤石脂。這裏的“畏”也是指兩種藥物配伍會產生毒副作用的意思,不同於上面“相畏”的“畏”。“十八反”和“十九畏”是中醫在實踐中積累的藥物配伍禁忌,但在臨床中有很多“十八反”“十九畏”同用的方劑,如“海藻玉壺丸”中就有海藻和甘草同用,所以這些配伍禁忌並非是完全不能一起使用的,還需要在實踐中加以注意。

 

    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大致瞭解了中藥治病的機理和奧妙,但是單味藥的作用畢竟比較單一,而且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藥還有一定的毒性,要利用這些藥物來治療複雜多變的疾病,就需要將這些藥物進行合理的配伍,使各種藥物的特性能結合為一個新的整體,從而使藥物的治療作用能發揮到最大、藥物本身的毒副作用降低到最小。這種按照一定規律和原則配合在一起的中藥組合稱為“方劑”,在民間也稱為“湯頭”。

站長的其他建置

誰在線上

目前有 176 訪客 以及 沒有會員 在線上

訪客數量

文章瀏覽點擊數
264459

Copyright c 2025 資訊補給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