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foto1 foto2 foto3 foto4 foto5

現在位置

鯽魚性味甘、平、溫,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補虛贏、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尤其是活鯽魚汆湯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藥物不可比擬的作用。鯽魚汆冬瓜,鯽魚熬蘿卜,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可以祛病益壽。條小的鯽魚可做酥魚。

 

中醫認為,鯽魚性味甘、溫。能利水消腫、益氣健脾,解毒,下乳。適用于脾胃虛弱,少食乏力,嘔吐或腹瀉;脾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虛弱,乳汁不通;便血,痔瘡出血,臃腫,潰瘍等。

 

《本草綱目》載:“合小豆煮汁服,消水腫:炙油涂,主婦人陰疳諸瘡,殺蟲止痛;釀五倍子煅研,治下血;釀茗葉煨服,治消渴;釀胡蒜煨研飲服,治膈氣。”魚類 鯉魚

 

在寒風蕭蕭、冷氣襲人的冬季,鯽魚肉肥籽多,味尤鮮美,故民間有“冬鯽夏鲇”之說。我國古醫籍《本草經疏》也對鯽魚有極高評價:“諸魚中惟此可常食。”

 

據行家講,鯽魚下鍋前,人們往往忘不了刮鱗摳鰓、剖腹去臟,卻很少有去掉其咽喉齒(位于鰓后咽喉部的牙齒)的,這樣做出的鯽魚尤其是清燉、紅燒時,其湯汁味道就欠佳,且有的泥味較重。故鯽魚下鍋前最好是去掉其咽喉齒。

 

鯽魚附方

治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鯽魚一條,去鱗及內臟,白豆蔻2錢(研末)放入魚腹內,再加陳皮,生姜,胡椒等煮熟食用。

 

治水腫:鮮鯽魚1條,砂仁面2錢,甘草末1錢,將魚去鱗及內臟,洗凈,將藥納入腹中,用線縛好,清蒸熟爛,分次當菜吃(忌鹽醬20天)。

 

食物相剋

鯽魚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參、蜂蜜、豬肝、雞肉、野雞肉、鹿肉,以及中藥麥冬、厚朴一同食用。吃魚前後忌喝茶。

站長的其他建置

誰在線上

目前有 52 訪客 以及 沒有會員 在線上

訪客數量

文章瀏覽點擊數
264362

Copyright c 2025 資訊補給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