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溫法和清法是兩種完全相反的治法。溫是溫熱的意思,而清則是清涼的意思。溫法當然就是用來治療寒證的,而清法就是用來治療熱證的了。
寒證指寒邪侵犯人體或人體自身陽氣衰弱而產生的以畏寒喜暖、臟腑機能衰退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根據疾病部位的不同,寒證又可以分為表寒證和裏寒證。其中表寒證多因寒邪侵犯肌表引起,需要用辛溫發汗法來治療,而裏寒證多由人體陽氣衰退(也就是我們前面“內生五邪”中講過的內寒,因為是陽氣衰退導致體內陰寒相對過盛,所以又稱“裏虛寒證”)或寒邪深入到臟腑(又稱“裏實寒證”)所導致。這時就需要用溫法來治療。熱證正好和寒證相反,是指熱邪侵犯人體或人體陽盛陰虛而產生以發熱喜冷、臟腑機能亢進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其中對於由熱邪侵犯人體而造成的熱證(又稱為“外感熱證”),需要根據熱邪對人體內在平衡所造成的破壞情況來判斷疾病的衛、氣、營、血等不同層次,分別給予解表發汗、清氣涼營或是涼血散血等不同治療,這在第十八章中已經作過詳細的探討,這裏就不再重複。而由人體陽盛陰虛所導致的熱證,根據性質可以分為實熱證和虛熱證,這就需要使用清法來進行治療。
所謂溫法,就是利用性能溫熱的藥物來改善人體“裏寒”症狀的一種治療方法。裏寒又稱內寒,是由寒邪侵入臟腑、經絡,或是人體陽氣衰微,不能溫煦臟腑,導致陰寒內盛而產生的一類疾病。其中寒邪侵犯臟腑、經絡而導致的稱“裏實寒證”,因為寒邪的特性是凝固和收引,所以常常會使人體血液瘀阻,產生各種冷痛症狀。如寒邪犯胃就會導致胃脘冷痛、疼痛拒按、得溫痛減、嘔吐清水、痰涎、脈象弦緊等症狀;寒邪犯肝就會導致脅肋疼痛、少腹牽引睾丸墜脹冷痛(少腹和睾丸部位屬肝經的走行位置)、脈象弦或遲等症狀;寒邪犯心就會導致心胸憋悶、胸痛徹背、心悸心痛等症狀;寒邪犯肺就會導致咳嗽咳痰、痰色稀白或多泡沫、畏寒肢冷、舌苔厚膩等症狀;寒邪侵犯經絡則又會導致肢體厥冷,以及腰、股、腿、足、上肢、頸項部位的疼痛等症狀。對這些“裏實寒證”的治療,主要原則就是一個“溫”字。通過溫熱的藥物祛除影響人體的寒邪,使臟腑功能恢復正常、氣血運行恢復暢通,就好比陽光普照則堅冰自融。而由於人體陽氣衰微,不能溫煦肢體、臟腑而引起的裏寒證則稱為“裏虛寒證”。陽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所在,所以“裏虛寒證”的主要特點就是臟腑機能的衰退,常表現為畏寒肢冷、倦怠嗜臥、胃脘隱痛、小便清長、大便稀溏等。對這類疾病的治療,就不能單單使用“溫”來治療,而是要以補益陽氣為主,只有人體陽氣旺盛了,才能有效解除體內的陰寒和臟腑機能的衰退。這就是中醫稱的“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就好比陽光普照萬物才能生機勃勃。這種補益陽氣的方法在第十七章中已經介紹過了,本章我們重點來講述如何使用溫法來治療“裏實寒證”。
一、溫胃散寒法
溫胃散寒法適用於寒邪犯胃證。寒邪犯胃這個病症有兩個特點:一是寒邪的入侵,這是疾病的外因,也是本病的主要因素;二是胃土的虛弱,這是疾病的內在因素。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首先肯定是胃自身存在著薄弱之處,這樣寒邪才能乘虛入侵。所以對寒邪犯胃的治療,在選用溫胃散寒的藥物的同時還要輔以和胃補虛的藥物,這樣才能標本同治,既祛除了外來的寒邪,又彌補了胃土的不足,不給寒邪可乘之機。張仲景的“大建中湯”就是其中的代表方,由幹薑、花椒、人參、飴糖四味藥物組成。其中幹薑、花椒既能溫胃散寒,又能和胃止嘔,可以有效去除寒邪引起的胃脘冷痛、嘔吐清水等症狀;人參、飴糖味甘而能補益胃土,從而增強胃對寒邪的抵抗能力。通過這四味藥物的組合,既達到了祛除寒邪的目的,又起到了補養胃土的作用,對寒邪犯胃有著很好的療效。
除了藥物的配伍,張仲景在注意事項中還提出,服藥後需要“一日食糜粥”,意思是吃一天糜粥。糜粥指的是煮得很爛的粥,這就提醒我們,用藥後胃中的寒邪雖然得到散除,但是胃的功能並未完全復原,所以需要通過糜粥來養胃。糜粥有什麼好處呢?一是容易消化,有利於減輕胃的負擔;二是易於吸收,能起到補養胃氣、促進胃部功能恢復的作用。所以服藥後用糜粥調養可以使前面的藥物治療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食糜粥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在治療脾胃病時借鑒和使用。
除了“食糜粥”外,張仲景還提出服藥後需要“溫覆之”,意思就是要注意保暖。寒邪犯胃的主要病機就是胃土虛弱,寒邪乘虛入侵,服藥後入侵的寒邪雖然已經解除了,但胃的抵抗能力還比較弱,如果這個時候不注意保暖,那麼外界的寒邪有可能再次侵入胃部,從而導致病情的反復,所以服藥之後還要注意患者的保暖,以利於患者儘快康復。從這些微小之處也不難看出,張仲景對疾病的治療不但注重辨證選藥,還非常重視藥物的服用方法以及疾病的飲食、起居的宜忌,事實上形成了一個對疾病全方位的、綜合的、立體的治療體系,無怪乎他被後人稱為“醫聖”。
二、暖肝散寒法
暖肝散寒法適用於寒邪犯肝證。肝為藏血的臟器,所以寒邪侵犯肝臟必然會導致肝中血液凝滯、運行失暢,從而引起肝經分佈的區域疼痛,如少腹牽引睾丸疼痛、疝氣疼痛等,脈象多表現為沉弦而緊。對此就需要選擇暖肝散寒兼能活血通滯的藥物,這樣才能既祛除寒邪,又疏通肝經氣血,從而有效治療寒邪犯肝所造成的各種不適。明朝醫家張景嶽制定的“暖肝煎”就是這樣一個方劑,由當歸、小茴香、肉桂、烏藥、沉香、茯苓、枸杞、生薑八味藥組成。其中小茴香、肉桂、烏藥、生薑暖肝散寒、溫通經絡,可以散除肝臟和肝經中的寒邪;沉香行氣,當歸活血,使被寒邪凝滯的氣血重新恢復暢通,解除因為氣血瘀滯而造成的各種疼痛;枸杞溫補肝虛,使寒邪無法再次侵入;茯苓健中補脾,防止疾病向脾臟傳變。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肝臟對脾臟起到制約、約束的作用,當外界的邪氣侵犯肝臟引起疾病的時候,邪氣也會利用肝對脾的制約作用,進一步侵犯脾臟,從而導致脾臟疾病。中醫上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的說法,意思是肝臟疾病容易向脾臟傳變。在遇到肝病時要重視補益脾土、增強脾臟的功能,以防止邪氣通過肝和脾之間的特殊關係而侵犯脾臟。這也是中醫“未病先防”思想的具體體現。
三、溫通心陽法
溫通心陽法適用於寒邪犯心證。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脈,寒邪犯心則往往導致心脈的痹阻,心臟又位於胸腔之內,所以臨床常表現出心胸憋悶疼痛、胸痛徹背等症狀。根據症狀所在的部位及病機的特點,中醫又把這種寒邪犯心的疾病稱為“胸痹”。張仲景的“瓜蔞薤白白酒湯”就是一個治療胸痹的妙方。方中的瓜蔞藥性偏於寒涼,本來不太適用於寒邪引起的疾病,但瓜蔞有著很好的寬胸散結作用,這個功效可以有效解除心胸憋悶疼痛、胸痛徹背等症狀。如何使瓜蔞既發揮它自身的特性,又能減少它自身的寒性對疾病帶來的負面影響呢?我們來看張仲景是如何解決這個難題的。他用薤白來和瓜蔞配伍,同時又用白酒來煎藥,這樣配伍有什麼效果呢?薤白味辛性溫,是一味通陽散結的要藥,能有效解除寒邪導致的心脈痹阻,暢通心胸氣血;白酒更是味辛性熱,能有效擴張血管、增強心臟的搏動、加快血液迴圈,用它來煎藥,可以有效去除瓜蔞原有的寒性。這樣一來,整個方劑就成為了一張溫通心陽、開痹散結的好方。
四、溫肺散寒法
溫肺散寒法適用於寒邪犯肺證。肺和人體其他臟器不同,它在人體臟腑中位置最高,又通過氣管和外界空氣直接相通,是人體中最表淺的臟器,這使得寒邪對肺的侵犯也就更為容易和多見。寒邪犯肺一般有兩個特點:一是由於肺的部位表淺,因此寒邪犯肺常常兼有風寒表證的症狀,如惡寒發熱、無汗等;二是風寒導致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調,出現咳嗽氣喘、痰色稀白等症狀。根據寒邪犯肺的這兩個特點,治療時就需要使用辛溫發汗和溫化寒痰相結合的方法。辛溫發汗可以解除肺和肌表的風寒,而溫化寒痰則可以恢復肺臟正常的宣發和肅降。張仲景的“小青龍湯”就是這樣一個兼顧表裏的方劑。本方由麻黃、芍藥、細辛、幹薑、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八味藥組成。其中麻黃、桂枝的配伍我們在汗法中已經詳細介紹過了,通過它們產生辛溫發汗效果,可以有效地解除肌表的風寒。細辛、五味子這兩味藥一散一收,重點在於恢復肺臟正常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其中細辛辛溫發散,可以協助肺的宣發;五味子酸溫收斂,可以協助肺的肅降,從而改善肺的宣發肅降失常而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可以說是妙用無窮。幹姜、半夏主要溫化寒痰,有效去除寒邪侵犯而形成的寒痰,進一步促進肺臟功能的恢復。甘草、芍藥益氣和血,既能防止辛溫發散過度,又能調和諸藥。全方配伍嚴謹,絲絲入扣,如果運用得當自然效果顯著。這種寒邪犯肺的情況在很多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尤為多見。因為老年人陽氣衰微,所以肺臟更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從而引起咳嗽咳痰、痰色稀白或咯泡沫樣痰等症狀,對待這種患者,我經常把小青龍湯和三子養親湯(蘇子、萊菔子、白芥子)一起使用,效果非常好,可以供大家參考。
五、溫經通絡法
溫經通絡法適用於寒犯經絡證。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一個主要通道,如果人體自身氣血旺盛,寒邪一般是無法侵入人體的經絡的。但如果人體氣血虧損,經絡則容易被寒邪所侵犯,導致經絡氣血凝滯,產生各種腰、膝、腿、足、上肢、頸項等肢體部位疼痛。寒邪侵犯經絡引起的肢體疼痛往往有四個特點。一是疼痛劇烈,呈針刺樣或刀割樣,這是由氣血凝滯所造成的。二是往往有拘急感或牽掣感,這是由寒邪的收引特性決定的。三是肢體疼痛遇暖可以減輕,遇冷或氣候變化時疼痛會加重,夜間往往會因為疼痛而無法安睡。四是脈象表現為細澀或弦緊。如果經絡氣血不足,又受寒邪凝滯的,脈象往往表現為細澀;如果氣血旺盛而感受寒邪的,則脈象往往表現為弦緊。對這類疾病的治療,一方面要祛除經絡中的寒邪,另一方面還要適當補益經絡中的氣血。
鑒於上述認識,我在臨床中制定了一個溫通經絡的方子,藥物組成為黃芪、當歸、川烏、草烏、桂枝、細辛、麻黃、赤芍。黃芪、當歸這兩味藥的配伍在中醫上又稱“當歸補血湯”,出自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黃芪補氣而兼能祛風,當歸補血而兼能活血,兩者合在一起則能補益經絡氣血、又兼有疏通經絡、抵禦外邪入侵的效果,用於“治療寒犯經絡”,可謂有“一石三鳥”之妙。川烏、草烏、細辛、麻黃的配伍從張仲景的麻黃附子細辛湯化裁而來,麻黃附子細辛湯在前面的汗法中已經介紹過了,它有著由內自外層層逐寒外出的效果。川烏、草烏和附子來源於同科植物,作用相近,它們的主要作用都是散寒通痹、補陽益火。但附子重在補陽益火,而川烏、草烏則重在散寒通痹,所以我採用川烏、草烏來代替麻黃,以增強發散風寒、溫通經絡的效果,使它更適合於“寒犯經絡”的病機特點。桂枝和赤芍這兩味藥是張仲景的桂枝湯的主藥,桂枝溫通經絡,赤芍養血散血,兩藥合用可以起到調和營衛氣血的作用,和前面的黃芪、當歸相配合,更是能對經絡起到補養和疏通的效果。另外,赤芍的涼性也可以監製其他的溫熱藥物,防止辛溫發散過度造成對人體正氣的損傷。
我在臨床上遇到“寒犯經絡”的患者,採用自擬的方子治療效果都非常好。如我曾治過一個呂姓女患者,四十余歲,右側頸肩、上肢疼痛半年餘,頸部磁共振檢查發現有頸椎間盤向右側突出,西醫建議手術治療。患者由於懼怕手術而轉求中醫治療,並配合推拿、理療,可治療至今近三個月效果都不明顯,晚上疼痛劇烈,常常需要服用鎮痛藥才能勉強入睡。後經人介紹來我這裏求診,我看患者面色蒼白,診脈時發現患者雙手冰涼,脈象沉細而澀,再綜合其他的一些表現,我判斷為“寒犯經絡”,給予:黃芪45克,當歸12克,麻黃6克,川烏9克,草烏9克,細辛6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桑枝10克。患者服完7帖藥後來復診,說疼痛有了明顯減輕,晚上無須服用鎮痛藥就能入睡,白天的疼痛也不像以前那樣難以忍受了。於是我再給予原方7帖,這次藥服完疼痛就基本消失了。後我又用補養氣血的藥給她調理了7天,至今未見復發。
清法正好和溫法相反,是利用性能寒涼的藥物來治療內熱的一種方法。內熱也稱為“內火”或是“火熱內生”,是人體產熱過剩而導致的一種以臟腑機能亢進為特點的疾病,根據產熱的絕對過剩或是相對過剩又可分為“實熱”和“虛熱”兩種類型。其中“實熱”根據所在的臟腑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現,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運用清法來治療常見的臟腑實熱。
一、清心瀉火法
本法適用于心火亢盛證。心火亢盛以心臟機能過度亢進為特徵,常表現為心胸煩熱、口渴面赤、心煩失眠、喜飲冷水、口舌生瘡、尿道灼熱、小便赤澀等。其中最後兩個症狀很有意思,明明是尿路症狀,為什麼和心火亢盛聯繫在一起呢?心和小腸之間是互為表裏的關係,也就是說,心和小腸在功能上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心火亢盛自然會影響到小腸。中醫認為小腸有“分清泌濁”的功能。“分清”就是將飲食中的精微物質吸收利用,給人體提供營養;“泌濁”就是把飲食中的穢濁物質輸送到腎,進而形成小便,通過膀胱排出體外。所以小腸的“分清泌濁”功能對小便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心火影響到小腸,使小腸分清泌濁功能失調,那麼就會導致小便的異常,出現尿道灼熱、小便赤澀等症狀,中醫上稱之為“心熱下移小腸”。治療這種病症,在中醫上有個方劑叫“導赤散”,主要由生地、木通、甘草梢、淡竹葉四味藥組成。其中淡竹葉清火除煩、平抑心火,生地滋腎養陰、補水制火,兩藥配合可以有效改善心火亢盛而引起的心煩失眠、口渴喜冷、口舌生瘡等症狀。木通、甘草相配合可以起到清熱利尿、引導心火下行的作用,從而有效改善小腸的“分清泌濁”功能,解除小便赤澀、尿道灼熱等症狀。因為整個方子具有“引導亢盛的心火歸於平復”的效果,而且心屬火,在五色中屬赤色,所以叫“導赤散”。
二、清肝瀉火法
本法適用于肝火亢盛證。“肝火”是人體“內火”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肝具有剛暴、強悍的特性,肝臟的機能失調往往以功能亢進為多見。我們平常稱發怒為“大動肝火”,事實上就是借用了中醫對肝的一些認識。中醫認為,肝具有舒暢情緒的作用,當舒暢作用不足,人體就會表現出情緒抑鬱的症狀;而舒暢作用過於亢進、強烈,那人體就會表現出激動、急躁、易怒等症狀,這種情況在中醫上就稱為“肝火”。肝開竅於目,肝經分佈在軀體兩側的脅肋部,所以“肝火亢盛”往往還會出現目赤腫痛、脅肋疼痛、耳聾耳鳴、頭痛口苦等症狀。對“肝火”的治療,主要原則就是“清肝瀉火”。什麼藥具有這樣的特性呢?在“清肝火”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藥物就是龍膽草和山梔子。龍膽草和山梔子都是味苦性寒的藥物。在藥物歸經上都能入肝經,所以能有效地清瀉肝火,達到治療“肝火亢盛”的目的。中醫上有兩個很有名的清肝火的方子,一個是“龍膽瀉肝湯”,另一個則是“瀉青丸”,這兩個方子都是以龍膽草和山梔子作為主藥而組合成的。
在治療“肝火亢盛”的時候,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肝臟既然具有剛暴和強悍的特性,如果純粹使用清肝火的藥物對肝臟亢盛的功能進行壓制,勢必會遭到肝臟的抵制和反抗,這樣一來反面會使“肝火”更加難以壓制。所以在治療“肝火”時還必須配合一定的養肝、柔肝的藥物(如白芍、當歸等),以防止肝臟的反抗,通過這樣“恩威並重”的方法,才能有效和迅速地平息肝火。
三、清胃瀉火法
本法適用幹脾胃火旺證。脾胃火旺的主要症狀有多食易饑、形體消瘦、口幹口臭、牙齦腫痛、口腔潰瘍、喜飲冷水、舌苔黃燥、脈象數而有力等。脾胃是人體的“倉廩之官”,主要負責飲食的消化和吸收,脾胃火旺就會導致脾胃功能亢進、胃部蠕動加快而引起多食易饑的症狀。脾胃產熱過多耗損津液,所以出現口幹、消瘦、喜喝冷水等症狀;胃部溫度過高,其中的飲食在高溫環境下容易發酵和腐爛,所以出現口臭的症狀;脾開竅於口,胃經又分佈於牙齦,所以脾胃火旺往往會出現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等症狀。治療脾胃火旺也有兩味非常重要的藥物,那就是生石膏和黃連。這兩味藥的主要功效都是清脾胃之火,但各自又有著不同的“清火”方式。生石膏味辛而甘,性大寒,味辛能發散,味甘能滋養,所以生石膏的清火作用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將脾胃之火向外發散,通過肌表而得以解除,二是通過生石膏甘寒的特性,起到雨露灌溉的效果。從而消除脾胃之火。張仲景在治療外界熱邪侵入胃腑(但尚未和腸中的糟粕物質結合成燥尿)導致高熱、大汗、口渴喜冷飲、脈象洪大等症狀時所使用的方劑“白虎湯”(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粳(jīng)米)就是利用了生石膏的這兩個特性。黃連則和生石膏完全不同,黃連味苦性寒,味苦則能瀉,所以它的清火作用是通過“瀉”的方式來實現的。什麼叫“瀉”呢?比如說一個火堆,火要燃燒得旺,就需要下面有足夠的柴,如果將柴抽掉一些,那火勢就會減弱,“釜底抽薪”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中醫的“瀉火”也是通過藥物苦寒的特性來抑制臟腑功能活動、減少能量生成,從而達到清除“內火”的目的。
以上是幾種常見的臟腑實熱證的表現和治療方法,這些實熱證的本質大多是臟腑自身功能過度亢進。在“內熱”中還有一種類型,就是臟腑自身功能並不亢進,但由於人體物質虧損或臟腑機能衰退,導致人體陰陽平衡關係被破壞而在某一時段(常為午後或夜間)或某一狀態下(如勞累後)出現發熱的症狀,中醫稱之為“虛熱”。因為這種熱的產生往往和人體精血的虧耗有關,又會在勞累後加重,所以也稱為“勞熱”。如我們在前面講過的陰虛發熱、氣虛發熱、血虛發熱等就屬於這種虛熱。
在虛熱中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類型在中醫上稱為“骨蒸熱”。為什麼叫“骨蒸熱”呢?就是指患者在午後或夜間出現定時發熱。發熱時患者感覺熱是從骨內散發出來的,就好比是在蒸籠中一樣,常伴有五心(手足心和心窩)煩熱。骨蒸熱的成因,絕大多數的中醫書上都認為是“陰虛火旺”所導致,但從骨蒸熱的症狀特徵、有效方劑中的藥物組成以及我自身的臨床實踐來看,我認為把這種骨蒸熱看作是“陰虛”所引起的不是非常正確。
從症狀來看,骨蒸熱常出現在午後和夜間,而人體內的陰氣和陽氣的盛衰是與自然界相一致的。那就是早晨陽氣生髮,中午達到最旺盛,然後又逐漸衰退,午夜時達到最低點。陰氣則正好相反,中午陽氣最旺盛時陰氣開始生髮,午夜時達到最旺盛。然後又逐漸開始衰退。因此,在人體的陰陽盛衰變化中,午後到夜間是人體陰氣從弱到強的時間段,特別是夜間,是人體陰氣相對旺盛的時候,陰虛類的疾病應該在這個時候症狀得到減輕,而不應該是加重。所以從人體的陰陽盛衰規律來看,我們無法對出現在午後及夜間的骨蒸熱作出滿意的解釋。
再者,留心一下歷代流傳下來的治療這類骨蒸熱的有效方劑,比如說“清骨散”(銀柴胡、胡黃連、秦艽、鱉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當歸六黃湯”(當歸、黃芪,生地黃、熟地黃、黃芩、黃連、黃柏)、“秦艽鱉甲散”(秦艽、鱉甲、柴胡、地骨皮、知母、當歸、青蒿、鳥梅)等,這些方劑在臨床上治療骨蒸熱很有效,但這些方劑中幾乎沒有補陰藥,即使有也只有象徵性的一兩味。既然認為是陰虛,為什麼又不用補陰的方法來治療呢?理論和實踐上的矛盾似乎也暗示著認為骨蒸熱是由陰虛引起的這種看法不恰當。
既然如此,對骨蒸熱有沒有一個更好、更合理的解釋呢?我認為有!我們可以從“虛熱”的特殊症狀來進行一些設想。前面講過,人體的元陰和元陽在一天中會隨著自然界的變化而產生有規律的盛衰更替。骨蒸熱出現的時間以午後和夜間為主。從時間段來看,午後和夜間應該是陰氣開始旺盛的時候,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陰虛”的可能性。因為如果是“陰虛”所導致的發熱,那麼應該在人體陰氣最弱的時候症狀最為明顯,而一天之中人體陰氣最弱的時候,當屬午時(也就是上午11點~下午l點),這顯然和“虛熱”的特點不相符合。既然“陰虛”的假設被推翻了,這個“虛熱”又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從骨蒸熱的發生時間來看,它是隨著陰氣的旺盛而逐漸加重的,而當陽氣旺盛的時候,骨蒸熱又往往表現不明顯。那麼是否有一種致熱物質潛伏在人體的某一個層面,這種致熱物質會隨著陰氣的盛衰而出現週期性的變化。當陰氣衰弱時,這種物質就潛藏在人體內部,當陰氣旺盛時,它就外出而引起發熱。這種致熱物質潛伏在人體哪個層面才能和陰氣發生如此密切的關係呢?陰氣是藏在腎臟,那這種致熱物質是否也藏在腎臟呢?這樣一來,它就能非常方便地和人體陰氣發生聯繫,當陰氣內收時,這種致熱物質也隨著藏入腎臟,當陰氣外出時,它也隨著外出而引起發熱,這樣,關於骨蒸熱的發作時間就非常好理解和解釋了。
再來看看骨蒸熱的第二個特徵。“骨蒸”這種熱象指的是患者自覺有熱從骨內向外透發,就像是蒸籠的熱從最裏面向外面散發一樣。為什麼骨蒸熱會有這種表現?人體的什麼臟器和骨有密切的關係?經過分析,我們發現腎主骨,所以“骨蒸”的出現,只有用致熱物質潛伏在腎臟來解釋才會讓人覺得最合理、最無可辯駁。
現在可以下結論了,骨蒸熱的產生,其本質因素是某種致熱物質潛伏在腎臟。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就只有一個問題了,那就是這個致熱物質到底是什麼?弄清楚了這個問題,我們也就完全揭開了骨蒸熱的奧秘。
首先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引起“骨蒸熱”的致熱物質並非來自於外感,而是人體臟腑機能失調的產物,有了這個前提,我們便可以從臟腑角度來考慮致熱物質的來源。骨蒸熱既然是虛熱的一種類型,那自然和實熱有著本質的差異,它沒有實熱這樣的臟腑機能亢進症狀,相反會表現出某些機能衰退的症狀,如神疲乏力、肢軟無力、精神不振等,這就說明骨蒸熱的產生還是有一定的“虛”的因素在裏面。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種致熱物質是人體某一臟腑功能衰退後形成的。這種致熱物質到底是哪個臟器形成的呢?從骨蒸熱的特徵性症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這就是五心煩熱。人體的兩個手心、兩個腳心,再加上一個心窩,合在一起中醫上稱為“五心”。五心和人體哪個臟器有關?脾主四肢,所以手足心當然是在脾的管轄範圍之內。心窩是人的胸骨劍突下方的部位,這個位置正好是胃的所在地,胃和脾同屬土,又有表裏的聯絡關係,所以還是和脾有關。既然五心歸脾所統轄,那麼五心煩熱的產生自然和脾有密切關係了。我們知道,脾的主要功能是運化,既運化食物,也運化水飲,如果脾的功能衰退,那麼對飲食的運化功能也就會減弱,這時水濕就會在體內過多地積聚起來,積聚時間久了就會產生熱量,這就形成了濕熱。濕熱侵犯到脾所管轄的五心,自然就產生了“五心煩熱”的症狀。
而且脾屬土,腎屬水,土能克水,脾和腎是一種制約和抑制的關係。既然脾虛而產生了濕熱,而脾與腎又存在著克制關係,那麼濕熱由此侵犯腎臟。並潛伏在腎臟而形成了一種引起骨蒸熱的致熱物質。經過層層地抽絲剝繭,我們終於找到了骨蒸熱的根源。原來是脾虛形成了濕熱,濕熱通過脾對腎的克制而潛伏到腎臟,並隨著人體陰氣的盛衰變化而產生週期性的活動,這樣最終造成了骨蒸熱。這讓我想起了當初看李東垣的《脾胃論》時無法理解的兩句話,這是李東垣論述“陰火”時說的,他說:“腎間受脾胃下流之濕氣,閉塞其下,致陰火上沖。”還有一句是“脾胃氣虛,則下流于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現在看來,竟然和我們推斷的結果驚人地一致,只是眾多的醫家理解錯了,把“陰火”想當然地認為是“陰虛火旺”。這才形成了現在這種錯以陰虛作為骨蒸熱根源的局面。
弄清楚了骨蒸熱的根源,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清虛熱的方劑,如前面提到的清骨散、當歸六黃湯、秦艽鱉甲散等,這些方子中大量使用的苦寒藥物如銀柴胡、胡黃連、黃芩、黃連、黃柏正是用於清除潛伏在腎臟的濕熱,從而去虛熱之源。苦寒藥物往往傷陰,如果真是陰虛,那避之唯恐不及,何況大量使用呢。